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延长的16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一“延长的16世纪扩张”实际上是从15世纪初开始的,它持续到17世纪乃至18世纪。这次扩张……中国等主要亚洲国家,包括进出口贸易在内的贸易都迅速增长,收入和消费也可能迅速增长。在政治上,这次扩张表现为中国明—清帝国等亚洲主要国家的兴盛。……最终,中国成为最大的白银“秘窖”。由于中国具有相对更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吸储了更多的白银。但是,中国和其他地方一样,新增的货币造成了有效需求的增长,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的增长,从而支持了人口的增长。但是在政治经济体不够灵活、缺乏扩张能力的地方,生产的增长跟不上货币供给的增长,货币供给的增加就未能促进生产、消费以及人口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长促成了通货膨胀。欧洲就是这种情况。
——摘自“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5世纪西欧扩张开始的事件及对世界的影响?请分析明清时期中国虽强盛但没能实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化是一个近代以来人类摈弃封建生产方式和思想传统,追求更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把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不断推向顶峰,同时也在孕育和创造着非资本主义本质、引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因素。近代化等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虽然构就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但无法代表全部。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可以认为,以资本主义的出现为起点的人类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形成过以英、法、荷为代表的原生范式,以德、俄、日为代表的继起范式,印度等众多殖民地国家的依存范式,苏联、中国等国家的跨越范式。相对于原生范式而言,后三种范式皆属于“赶超式”范畴。
——摘编自杨栋梁《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材料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定义“现代化”,并以其中一个“范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材料
现代化是一个近代以来人类摈弃封建生产方式和思想传统,追求更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会把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不断推向顶峰,同时也在孕育和创造着非资本主义本质、引领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因素。近代化等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虽然构就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但无法代表全部。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可以认为,以资本主义的出现为起点的人类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形成过以英、法、荷为代表的原生范式,以德、俄、日为代表的继起范式,印度等众多殖民地国家的依存范式,苏联、中国等国家的跨越范式。相对于原生范式而言,后三种范式皆属于“赶超式”范畴。
——摘编自杨栋梁《日本经济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
根据材料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定义“现代化”,并以其中一个“范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二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三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杨绛《我们仨》
(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9分)
(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6分)
材料一 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二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三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杨绛《我们仨》
(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9分)
(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6分)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发起一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政变尝试推翻德国政府,他仍然成功地于1933年通过合法选举成为德国总理。他宣布废除民主制度,同时借由民族主义的风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并很快开始大规模地重整军备。在希特勒的主导下,德国于1935年再度合并原本作为德国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而在获得民意支持的情况下德国随后推翻《凡尔赛条约》且加速重整军备的计划,甚至以大规模征兵的方式扩充部队兵力,而这些强调国家主权的举动也更加提高了希特勒在德国社会的声望。
材料二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进驻莱茵区,这一举动并未遭到其他欧洲列强的干涉。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闪击入侵波兰。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声望“更加提高”的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有何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阿道夫·希特勒曾在1923年发起一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政变尝试推翻德国政府,他仍然成功地于1933年通过合法选举成为德国总理。他宣布废除民主制度,同时借由民族主义的风潮提出要重新修正世界秩序,并很快开始大规模地重整军备。在希特勒的主导下,德国于1935年再度合并原本作为德国领土的萨尔盆地地区,而在获得民意支持的情况下德国随后推翻《凡尔赛条约》且加速重整军备的计划,甚至以大规模征兵的方式扩充部队兵力,而这些强调国家主权的举动也更加提高了希特勒在德国社会的声望。
材料二1936年3月,希特勒不顾《凡尔赛条约》和《洛迦诺公约》进驻莱茵区,这一举动并未遭到其他欧洲列强的干涉。1938年9月30日,英、法与德、意召开慕尼黑会议,英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闪击入侵波兰。
(1)根据材料一,归纳德国法西斯统治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声望“更加提高”的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有何教训?
2.单选题- (共7题)
5.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全国所辖郡数 |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
西汉 | 103 | 74 | 29 |
西晋 | 162 | 86 | 76 |
A.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 |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
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 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
6.
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
A.降低了人口平均寿命 | B.造成了城市环境的严重破坏 |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 D.推动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
8.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树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
B.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
C.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D.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
9.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是宣称追求同一目的的两场不同的运动,他们所追求的目的一样,而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以致人文主义者和新教徒之间互怀敌意。对二者“追求的手段却截然相反”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自由的追求美,而宗教改革自由的追求真理 |
B.文艺复兴投身世俗的怀抱,宗教改革用自己的信念对抗旧的世界 |
C.文艺复兴追求人的至高的权利,宗教改革研究上帝的旨意 |
D.二者对待神的态度不同 |
10.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 B.喜剧作品更受欢迎 |
C.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