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江山实验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3686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
古代
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2010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做个人幸福的体现。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2分)
(2)结合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4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14~15世纪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
材料二  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的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英尺的小动物竟然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美)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运动”的内在推动力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是什么?所谓“人类事务的永恒法则”有哪些?
(3)材料三中“达尔文的进化论”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观点?它为什么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思想解放和科学发展关系的认识。

2.单选题(共14题)

3.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无线电报技术属于同一时代的发明是(  )
A.汽船B.火车C.计算机D.电灯
4.
人类享用下列科技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5.
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6.
(题文)20017年德国电视台举办了“最杰出的德国人”的评选活动。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名列第二。下列给出的理由正确的有:
①他于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②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③他主张灵魂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
④主张神职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结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与该诗属于同一创作风格的美术作品是
A.《向日葵》
B.《格尔尼卡》
C.《自由引导人民》
D.《伏尔加河的纤夫》
8.
蒲松龄在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妖鬼狐仙的故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说明
A.蒲松龄对现实生活了解不多
B.妖鬼狐仙的故事确实存在
C.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蒲松龄只能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D.清朝时期市民阶层开始形成,这类故事符合他们的口味
9.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  )
A.将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
B.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C.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与预见性
D.建立一套实验和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10.
“(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
11.
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属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重新思考”的是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
1896年4月,维新人士黄乃棠在福州创办《福报》,宣传维新思想,但销量很小,一年后停办。这反映出(  )
A.新式传媒不受社会欢迎B.民主共和未能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群众基础薄弱D.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
13.
法国总统德斯坦说:“由于***的逝世,人类思想的一座灯塔熄灭了。”以下各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B.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
D.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4.
下图是新中国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在①时期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
B.“两弹一星”成果都是在③时期取得的
C.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④时期内不多的成果
D.⑤时期中国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15.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16.
影视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有(  )
①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 
②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③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更替 
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④

3.选择题(共7题)

17.Let's make __________ for ourselves.
18.School is over ________ 12:30.
19.I get up at 7:00. ( 改为否定句 )
20.I get up at 7:00. ( 改为否定句 )
21.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22.写出下列单词的反义词
23.选词填空
A. carefully    B. answer     C. housework    D. should     E. take care of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