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一级校)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367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2/2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成果的对比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分)

2.单选题(共13题)

2.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A.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C.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反对奴隶制
3.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C.放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D.首次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4.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前两次分别是由孙中山和***两个伟人领导的,这两次近代历史性巨变的共同点是(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性新起点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5.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7.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农业经营方式是
A.租佃经营
B.田庄经营
C.集体经营
D.个体经营
8.
“草市”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下关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B.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因此政府对草市不实行行政管理
C.草市大都出现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
D.草市发展到宋代,除了商业功能外还具有其它服务功能
9.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下列几幅关于世界市场形成的图片,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
②火车机车
③电话
④早期奴隶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11.
迪亚士认为,“(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者要传播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
C.基督教的教义D.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12.
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
13.
“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
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
②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③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
④发展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②
D.③
14.
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
A.年号B.方位C.避讳D.特产

3.选择题(共3题)

15.

Are these {#blank#}1{#/blank#} (you) rulers?

16.

Are these {#blank#}1{#/blank#} (you) rulers?

17. 时针指着3和4之间,分钟指着9,这时是3时9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