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成果的对比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分)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指出3-15世纪和15世纪后两个时期,中西科技成果的对比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8分)
2.单选题- (共13题)
2.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这样评价罗马法:“……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法的“理性”,主要表现为
A.罗马法追求并且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界 |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的思想 |
C.罗马法完全摒弃习惯法,是成熟的成文法 |
D.罗马法主张维护平民的利益,反对奴隶制 |
3.
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调整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政策 |
B.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根本性认识 |
C.放弃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
D.首次实现了与国民党的合作 |
4.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前两次分别是由孙中山和***两个伟人领导的,这两次近代历史性巨变的共同点是( )。
A.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性新起点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5.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6.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D.不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8.
“草市”的发展是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下关于草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草市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
B.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因此政府对草市不实行行政管理 |
C.草市大都出现在水运交通便利的地方 |
D.草市发展到宋代,除了商业功能外还具有其它服务功能 |
9.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1.
迪亚士认为,“(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该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者要传播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 B.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 |
C.基督教的教义 | D.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
12.
欧美18—19世纪大事(部分):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发展阶段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D.工业革命没有增加社会财富反而加剧社会矛盾 |
13.
“中国进行必要而有限的核试验,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灭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下列说法符合材料所阐述的观点的有
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
②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③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
④发展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
①中国将不再发展核武器
②中国承诺不使用核武器
③中国将继续必要的核试验
④发展核试验目的是为了最终消灭核工业
A.①③ |
B.②④ |
C.② |
D.③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