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材料三: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材料三: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2.单选题- (共20题)
2.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权利法案》 | D.《论法的精神》 |
3.
“(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的服饰,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A.文艺复兴 | B.启蒙运动 |
C.宗教改革 | D.工业革命 |
4.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
B.尊重自然规律 |
C.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
D.渴望征服自然 |
5.
根据1791年国民会议制定的宪法,国王路易十六称为“法兰西人民的国王”(King of theFrench),而不再称为“法兰西国王”(King of French)。此改变彰显的政治理念:
A.民族主义 | B.君主立宪 |
C.主权在民 | D.平等主义 |
6.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7.
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
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
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
8.
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
B.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D.公元10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 |
9.
经典物理学所面临的危机,终于在20世纪初被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两场伟大的革命所解决。这两场革命使人类()
A.放弃了经典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理论 |
B.拥有了研究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论体系 |
C.否定了此前物理学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
D.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 |
11.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
(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 B.维新运动的影响 |
C.抗日战争的影响 |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12.
1901年后中国出现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宣传西方政治哲学、文化学说的名著,如卢梭的《民约论》(《社会契约论》)赫胥黎的《天演论》,与史可法、郑成功、文天祥、岳飞的书刊同时风行。1902年4月26日,为纪念南明永历帝覆亡242周年,著名知识分子章太炎等发起大型纪念会。这表明
A.知识分子以“反清复明”为革命旗帜 |
B.革命者宣传民族英雄以反抗西方侵略 |
C.革命者把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相结合 |
D.革命者把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相结合 |
13.
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 |
B.新文化运动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 |
14.
严复曾说:“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还说他们“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这类的说法,“令人呕哕”。由此可见严复
A.反对学习西方的“格致诸学” |
B.反对“扬己抑人”的西学起源论 |
C.坚持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
D.批评“中体西用”的“自居名流” |
15.
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
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
B.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
C.变革制度,实行民主共和 |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
16.
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翻译数量占译书总数的22%;到了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的翻译数量占此期总数的61.4%。近代中国翻译内容的变化说明( )
A.西方民主思想与传统儒学相对立 |
B.洋务派只重视西方科学技术 |
C.国人已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 |
D.当时出现了学术救国的热潮 |
17.
1978年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D.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
18.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
B.***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
C.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
D.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
19.
下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在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它是当时文学艺术领域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这主要得益于(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C.文艺工作者积极性高涨 |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0.
据西方主要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
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
D.“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
3.选择题- (共2题)
22.在环境检测中常用检气管法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原理是SO2与KIO3发生反应,用一种有机物作指示剂,其可能反应如下(未配平):①KIO3+SO2+H2O→I2+H2SO4+KHSO4 ②KIO3+SO2+H2O→KI+H2S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