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770

试卷类型:竞赛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2.
材料一同治十一年(1872)6月15日的《申报》载:“上海各租界内,街道整齐,廊檐洁净。一切秽物亵衣,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偶有遗弃秽杂等物,责成长夫巡视收拾。……街面偶有缺陷、泥泞之处,即登时督石工为之修理;炎天常有燥土飞尘之患,则当时设水车为浇洒;虑积水之淹没也,则遍处有水沟以流其恶;虑积秽之熏蒸也,则清晨纵粪担以出其垢。”而同一时期北京的街道却大相径庭。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材料二改革是否能成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若成功可让该国走向稳定局势,若失败可能遭致内乱或冲突。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清朝史料
(1)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戊戌变法期间为什要对大街进行治理
(2)据材料及所学,分析戊戌变法期间对大街进行治理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3)据材料及所学,分析在这次改革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2.单选题(共16题)

3.
《幼童出洋肄业事宜折》规定:“出洋后,肄习西学,仍稍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庶不至囿于异学。”这反映出清朝幼童留学制度
A.培养学童全面发展
B.中学为主要学习课程
C.是洋务思潮的体现
D.兼采西方制度与传统文化的精华
4.
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并提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A.使乡镇企业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
B.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体现
C.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高级专门人才
D.有利于农业的集约经营
5.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以上表述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自由权力
C.社会契约
D.人民主权
6.
柏拉图重视数学知识,据说在其创立的“学园”大讲堂的门前写着“未学几何学者不得入内”。这反映了柏拉图重视
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
C.理性精神
D.平等精神
7.
有学者这样评论欧洲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宗教改革家和俗人的政治野心的结合---这些俗人并不是磨刀霍霍的政治领导人,而是普通的、中等富裕的人”。依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宗教改革家和政治领导人
B.宗教改革深层次目标是确立符合市民阶层要求的政治制度
C.宗教改革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
D.宗教改革只是政治野心在宗教领域的表现
8.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
D.民主思想
9.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丝帛者谓之为纸,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这说明
A.竹简和丝帛因其十分珍贵,无法广泛使用
B.“蔡候纸”因材料易得且便宜而被推广
C.汉代纸张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D.造纸术是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发明
10.
同一文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发展为有不同的字形,以下呈现的是周朝、战国时期文字字形的发展变化,促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独立于周王室的体现
B.文字由繁到简
C.各国变法的推行
D.文字的使用次数增多
11.
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具有复杂的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小说
B.京剧和诗歌
C.宋词和文人画
D.南戏和元曲
12.
有人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触动欧洲人文精神产生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C.为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13.
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德国制造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如果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互联,那么就实现了“工业4.0”。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
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
B.德国传统工业制造技术下滑,要在高新科技领域抢占先机
C.有利于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D.网络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4.
《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一个杂志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含有无产阶级思想
B.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阶级为无产阶级
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15.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所著
C.巩固了传统的夷夏文化价值观
D.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风气形成
16.
(题文)***思想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中国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理论。由此可以得出***思想
A.体现了***同志的智慧
B.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
C.以俄为师,走俄国的道路
D.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
17.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苏联的援助,少走很多弯路
B.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
C.标志着我国拥有了战略核导弹
D.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是相对论
18.
汤文选湖北孝感人,擅长中国画,1949年毕业于武昌艺专。此画1954年创作。这幅画

《婆媳上冬学》
A.西方此时流行的绘画风格对此画产生一定影响
B.具有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C.绘画风格为现实主义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