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1)简要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
材料二: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材料二中两人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
材料一: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1)简要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
材料二: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这样描述:“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卢梭提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坚持“主权在民”的原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2)材料二中两人关于国家政体方面的主张各是什么?在以后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这两种主张有何具体实践?请各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
2.
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民网》
材料四: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阅读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答,4分)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民网》
材料四: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阅读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答,4分)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单选题- (共31题)
3.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妇女们应该在家中劳动,永远不要到需要讲话的公共集会上去……难道世界上还有比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的母亲更感人,更让人尊敬的吗?这表明卢梭反对妇女:
A.拥有教育权 |
B.获得劳动权 |
C.争取人身自由权 |
D.享有政治参与权 |
4.
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先驱们所承担的主要历史任务()
A.把人从禁欲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 |
B.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
C.把人从罗马教皇控制下解放出来 |
D.把人从封建主控制下解放出来 |
6.
卢梭说:“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 |
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
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 |
8.
图1和图2之所以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封建制度的腐朽 |
B.体现了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生活的要求 |
C.表达了以人为本和崇尚人性的基本理念 |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专制等级制度 |
9.
美国独立战争时,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三权分立”说 |
B.“人民主权”说 |
C.“天赋人权”说 |
D.“社会契约”论 |
11.
下列关于西方人文精神初期,新型道德观的主要表述正确的有
①彻底公开否定宗教、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②研究“人”的价值
③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④对人类与环境有一定的重视
①彻底公开否定宗教、改变封建的传统观念
②研究“人”的价值
③攻击矛头对准封建社会里最神圣的王权、神权和特权
④对人类与环境有一定的重视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2.
下列作品与人文主义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①《十日谈》-----肯定了人的欲望
②《哈姆雷特》-----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③《九十五条论纲》----人人可通过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拯救
①《十日谈》-----肯定了人的欲望
②《哈姆雷特》-----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③《九十五条论纲》----人人可通过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拯救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13.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作用 |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
16.
***在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
B.新民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 |
D.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
18.
***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文章是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21.
***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C.《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
D.《新民主主义论》 |
23.
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
C.细胞学说的提出 |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24.
“‘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
B.开发“两弹一星”,最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
C.“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 |
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 |
2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
C.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
D.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
27.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图片展中,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B.周恩来会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 |
C.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D.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题词 |
28.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 |
B.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与正确决策 |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精神和无私奉献 |
D.国家提出了研制计算机的“863”计划 |
30.
1956年,***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曲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B.昆曲名剧的涌现 |
C.“双百”方针的提出 |
D.个人崇拜的兴起 |
31.
(题文)以下对我国教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扫盲教育是建国初教育的重要内容 |
B.20 世纪90年代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 |
D.1979年恢复统一高考的招生制度 |
32.
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④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
④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3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完善了教育立法
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5题)
3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小华同学将装有100g碎冰的试管放在装有适量热水的烧杯中加热,每相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blank#}1{#/blank#}(选“a”或“b”)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此可知,冰属于{#blank#}2{#/blank#}(选“晶体”或“非晶体”).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AB阶段物质共吸收了{#blank#}3{#/blank#}J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