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71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矣。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四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不论高揭什么主义,只要你肯竭力向实际运动的方面努力去作,都是对的,都是有效果的。……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材料五……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的人。……伏尔泰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治,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期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材料一中的作者分别是谁?他们提出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应是哪一派别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政治实践在社会上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它们在救治中国的黑暗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材料四宣扬的是什么?
(5)材料五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各阐述了什么思想?

2.单选题(共32题)

2.
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l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3.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5.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6.
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7.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8.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和人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此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天理”主要是指
A.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B.社会发展规律
C.天体运行法则
D.“天人感应”学说
9.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因为
A.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10.
法国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思想核心和特点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实行三权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C.重视法律制度
D.实行“开明”君主统治
11.
林则徐被称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看到了鸦片的危害
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
D.领导了禁烟运动
12.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从该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B.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有法律就有自由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3.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中认为,“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其“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
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
14.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
15.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16.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以后世界市场的开辟作用最大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造纸术的推广
C.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D.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17.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流言,将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18.
据美国沃克斯网站2015年2月3日的文章称,纵观历史,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天才往往都相信占星术、炼金术和魔法等非常奇异的亊情。这主要说明
A._经典力学受到封建神学的冲击
B.近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深入
C.伽利略和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
D.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研究风格
19.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迷梦,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20.
对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21.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2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23.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③④
24.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5.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的发展战略是
A.普及九年义务教育B.科教兴国C.启动“希望工程”D.尊师重教
26.
“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此人取得成就的研究领域是
A.农业科技领域
B.空间技术领域
C.食品流通领域
D.文化教育领域
27.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28.
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因此上大学主要是因为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
C.“文革”以后恢复高考后自己的努力
D.“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29.
央视三套《星光大道》栏目被称为“百姓舞台”,人们对阿宝、“凤凰组合”“玖月奇迹”等人和歌唱组合的表现津津乐道。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A.艺术鉴赏性
B.娱乐功能
C.传播信息作用
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30.
“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便能超越常人无以摆脱的苦难”。这句话反映了贝多芬音乐的特点是
A.其作品体现了乐观主义气息
B.其作品体现了英雄主义气息
C.体现了他强烈的反封建精神
D.其作品中蕴含着深沉的哲理
31.
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主张民生主义的人,应该要细心去研究的。”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
B.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
C.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D.中国共产党接受民生主义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3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3.
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本草纲目》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朱熹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的军队手持突火枪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

3.选择题(共5题)

34.“人体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马铃薯、人体皮肤的表皮、受精卵”所对应的结构层次与下列哪组相同(   )
35.“人体全身的骨骼和肌肉、马铃薯、人体皮肤的表皮、受精卵”所对应的结构层次与下列哪组相同(   )
3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来化通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图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系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厉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3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来化通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图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系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厉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38.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