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民族)被设想为由平等的成员组成的主权共同体在一个又一个的欧洲国家里,封建的“等级社会”相继被以世俗、平等为原则并宣称人民主权的社会所取代,这些社会被重新界定和重新建构成民族国家。
——美·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
材料二、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苑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四、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五、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原则。(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
根本依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孙中山和***对民主政治的不同主张。
(4)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材料五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材料一辽太宗时,随着辽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展,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方面的差异为其统治带来日益严重的困难。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中原农耕文明,而又无法改变先进的农耕经济,于是“因俗而治”,确立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一朝双轨政治制度。北面官制是统辖契丹畜牧经济的体制,执掌辽王朝最高军政大权。南面官制则“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仿唐制“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
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辽太宗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辽能够走向强盛的原因。
2.单选题- (共31题)
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哪一项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上述思想( )
A.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员成为共和国总统 |
B.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
C.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
D.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
①人的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②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有充分的自由,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
③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通过分权来限制政府权力
④人民应该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力,两者的权力是平衡相互制约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
B.南方谈话 |
C.“文革”时期面整顿 |
D.中共十五大 |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
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 |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
A.文明社会必须由经济的发展奠基 |
B.文明社会破坏了人类的本性 |
C.文明社会的奠基者必须推行愚民 |
D.英国圈地运动加快文明社会到来 |
A.苏格拉底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
B.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C.苏格拉底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
D.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 |
A.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 |
B.苏格拉底重视研究自然,而智者学派注重研究人类社会 |
C.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同处于雅典民主政治时期 |
D.智者学派比较重视人的伦理道德 |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
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A.①②④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③①②④ |
A.《诗经》 | B.楚辞 | C.汉赋 | D.唐诗 |
A.北魏洛阳商业活动的兴盛 |
B.北方民族融合的成果 |
C.北方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 |
D.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
A.尚理、尚意 |
B.尚态、尚理 |
C.尚态、尚意 |
D.尚韵、尚意 |
A.牛顿的经典力学 |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D.达尔文的进化论 |
①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②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
④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①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
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④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乌可得开哉?" |
B.“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 |
C.“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 |
D.“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日天择。” |
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 |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
A.“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B.赞同苏俄式的革命道路 |
C.倾向和平的建成社会主义 |
D.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
A.孔子思想是封建统治的根基 |
B.批判孔子是为了抨击历代的君主 |
C.批判孔子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
D.批判孔子意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
①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②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③是否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道路 ” |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D.“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
②《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③《论十大关系》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⑤《在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①② |
B.②⑤ |
C.②④ |
D.③④ |
①“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②“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三把利剑”虽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能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
④“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②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
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A.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B.探索新时代条件下文艺团体市场化的新路子 |
C.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D.鼓励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更优秀的作品 |
A.提高蔬菜产量 | B.增加农民收入 | C.提高粮食产量 |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A.“双百”方针的贯彻与落实 |
B.新闻媒体的发展与繁荣 |
C.“左”倾错误对媒体的影响 |
D.人民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
3.选择题- (共10题)
“娃娃博士”谱写核弹新篇章
蜚声中外的邓稼先是我国功高盖世的核弹元勋。他二十多岁就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因而被他的老师爱称为“娃娃博士”。
从“娃娃博士”到“核弹元勋”,邓稼先走过的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智慧的火花,更展示出惊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1959年6月,邓稼先被委任为我国第一额核弹研制工程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理论设计是研制核弹的第一大关。邓稼先一无现成的资料,二无先进的设备,三无点滴经验。他怀着一颗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赤子之心,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用古老的算盘、简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日夜三班轮换,千万次地重复着单调、机械的工作。计算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计算、验算、校对、修正……一次、两次……花了近三百个日日夜夜,直到与其他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数核查无误,研制核弹的第一个难关才被攻克。
邓稼先不仅在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亲自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他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接着又投入了对氢弹的研究,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同美国用七年、苏联用四年、法国用八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的努力,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娃娃博士”谱写核弹新篇章
蜚声中外的邓稼先是我国功高盖世的核弹元勋。他二十多岁就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因而被他的老师爱称为“娃娃博士”。
从“娃娃博士”到“核弹元勋”,邓稼先走过的路闪耀着理想的光辉,智慧的火花,更展示出惊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1959年6月,邓稼先被委任为我国第一额核弹研制工程的理论设计负责人。
理论设计是研制核弹的第一大关。邓稼先一无现成的资料,二无先进的设备,三无点滴经验。他怀着一颗忠于祖国、献身科学的赤子之心,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用古老的算盘、简陋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日夜三班轮换,千万次地重复着单调、机械的工作。计算的工作量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计算、验算、校对、修正……一次、两次……花了近三百个日日夜夜,直到与其他科学家从另一个角度对数核查无误,研制核弹的第一个难关才被攻克。
邓稼先不仅在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亲自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他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接着又投入了对氢弹的研究,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同美国用七年、苏联用四年、法国用八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临终前,他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的努力,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 甲 | 乙 | 丙 |
加入物质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50毫升灭菌牛奶 |
瓶口处理 | 不作处理 | 不作处理 | 用消毒棉球塞住 |
温度 | 25℃ | 5℃ | 25℃ |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