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三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
——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材料三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
(2)材料二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1)孙中山将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同盟会纲领
材料二新旧三民主义内容比较简表。
名称 | 旧三民主义内容 | 新三民主义内容 |
民族主义 | 反对民族压迫, 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民权主义 |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 |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1)孙中山将材料一中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
(3)先进理论引领社会前进。指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分别引领了哪一革命运动。
(4)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孙中山怎样的优秀品格?
2.单选题- (共26题)
3.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4.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四组文章中属于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B.《论祖国统一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发展是硬道理》《重新审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
8.
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小篆 |
B.行书 |
C.楷书 |
D.草书 |
10.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该词作的艺术风格属于
A.婉约派 |
B.豪放派 |
C.田园派 |
D.花间派 |
14.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下列能体现上述思想的著作是
A.《天下郡国利病书》 |
B.《海国图志》 |
C.《孔子改制考》 |
D.《文学革命论》 |
15.
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
B.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C.要从根本上变革社会主义制度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
16.
孙中山看到,尽管西方列强拥有繁荣、独立与民主,但他们也为工业化的问题所困扰。劳资纠纷、罢工、高工资要求以及财富在少数资本家和多数工人之间的不平等分配,都预示着一场革命的到来。为此他主张
A.民主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权主义 |
17.
2012年新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
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
B.遵义会议、十四大、十六大 |
C.七大、十四大、十七大 |
D.遵义会议、十五大、十七大 |
18.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19.
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新理论,都紧紧围绕着
A.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怎样实现改革开放 |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21.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A.实行改革开放 | B.推行“双百”方针 |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推行扫盲教育 |
23.
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下列选项中属于邓小平所说的“卫星”的是
A.“东方红一号” |
B.“长征1号” |
C.“神舟5号” |
D.“银河1号” |
24.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共中央的贺电称:“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在于
A.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 |
B.不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C.导致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
D.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
25.
德国《汉诺威汇报》曾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发表评论: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 |
B.“神舟五号”飞船的往返成功 |
C.“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
D.“东方魔稻”的育种成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