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材料二 科学的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广大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给它注入旧人文主义所匮乏的科学要素和科学精神。其新颖之处在于:明白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根基之一;对激进的唯意志论和极端的浪漫主义适当加以节制;依靠科学自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自我完善;科学理应是而且必须是为人的和属于人的,为的是人的最高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愫关怀的唯科学主义是盲目的和莽撞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科学的人文主义”的内容。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科学的人文主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在他于1859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物种起源》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蛾的16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严复通过《天演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实行变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达尔文学说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由此,谈谈影响科学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达尔文在他于1859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物种起源》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蛾的16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严复通过《天演论》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实行变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达尔文学说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由此,谈谈影响科学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21题)
4.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
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
5.
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 |
B.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
C.以“人性”反对“神性” |
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
6.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美德即知识 |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
7.
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到“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说明“明清小说”能够“走进了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
B.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
C.商品经济的开放性 |
D.封建君主制的需要 |
8.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说到: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作者强调古代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是
A.科举制度 |
B.儒士精神 |
C.儒家文化 |
D.工匠缺失 |
9.
美国《时代》杂志曾把某一年的年度人物称号送给了所有潜伏在网络的“你们(you)”,准确地说,应该指我们。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上网人数每年多达数亿人次,位居世界前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家庭电脑的普及 |
B.网络信息丰富而且可靠 |
C.网络技术的发展 |
D.中国已经实行改革开放 |
10.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B.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C.改良蒸汽机问世是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果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11.
费尔德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这表明伽利略
A.是近代科学史上划时代人物 |
B.其理论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建立 |
C.其发现是近代物理学的支柱 |
D.其理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
12.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
13.
“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主要是指“互联网+制造”。回顾科技创新历程,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动力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
B.工业2.0电力工业崛起,西方工业化进程加快 |
C.工业3.0始于二战,知识经济时代到来 |
D.工业4.0金融脱实向虚,开始出现经济泡沫 |
14.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发电机 |
B.发明了内燃机 |
C.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D.改良了蒸汽机 |
15.
普朗克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于1913年曾亲赴瑞士,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是因为爱因斯坦认定
A.成就已远远超过普朗克 |
B.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
C.已移居美国,联系不便 |
D.捍卫人类和平正义是科学家的必需价值观 |
16.
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之称的有好几位,其中最著名的有英国人图灵和美国人诺依曼。下列有关计算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第一台计算机是由美国人发明的 |
B.计算机的诞生奠定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 |
C.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多国科学家的合力 |
D.冷战时代美苏两国在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上长期保持优势地位 |
17.
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使2500万欧洲人死去,患者皮下出血而死,但教会视研究血液循环的科学家为异端并处死。下图为黑死病患者被教士告知如果正确地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那么就会幸免于难。这反映出


A.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
B.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的万物 |
C.进步的科学家挑战神学说教 |
D.中世纪教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
18.
英国《笨拙》杂志曾经登出过一幅讽刺一位科学家的漫画,把他的头像接在猴子的身体上。作为英国中产阶级的主流读物,《笨拙》的尺度通常比较保守。这幅漫画出笼的时间及相关背景是
A.中世纪,基督教会宣扬上帝创世说 |
B.17世纪,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
C.19世纪中期,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
D.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
19.
大型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 B.普朗克的量子论 |
C.达尔文的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21.
梁启超说:“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这说明培育“新民”的关键是
A.全面学习西方思想 |
B.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
C.彻底否定儒家学说 |
D.兼采中西文化精髓 |
22.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