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没有梦想就没有精彩的生活。梦想中的未来,是我们还没有体会过的生活,所以,它有无穷的可能性,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自己对未来的信心。阅读文字与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梦想一:古代人的飞天梦航天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梦想,只是苦于没有交通工具,数百年间这个梦想一直停靠在无数人的心里无法实施。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为纪念万户,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众人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将万户的名字永远写在了他梦想触及的地方,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梦想二:“两弹一星”强国梦新中国成立之初,曾频频受到来自美国挥舞核大棒的威胁。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脱裤子当了,也要搞导弹、原子弹”,曾经的豪言壮语见证了“两弹一星”梦想背后的艰辛。
梦想三:“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这位世界级科学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梦,他是这样描述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梦见我们的超高产杂交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要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好高兴!我走过去,太阳有那么晒,坐在那个稻穗下遮阴乘凉。于是我就把这个梦取了个名字,叫做‘禾下乘凉梦’。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1)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中国“两弹一星”的强国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最终实现了吗?
(3)袁隆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了哪些成就?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梦想一:古代人的飞天梦航天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梦想,只是苦于没有交通工具,数百年间这个梦想一直停靠在无数人的心里无法实施。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是聪明的中国人——明朝的万户。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为纪念万户,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众人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将万户的名字永远写在了他梦想触及的地方,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梦想二:“两弹一星”强国梦新中国成立之初,曾频频受到来自美国挥舞核大棒的威胁。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脱裤子当了,也要搞导弹、原子弹”,曾经的豪言壮语见证了“两弹一星”梦想背后的艰辛。
梦想三:“禾下乘凉梦”

袁隆平这位世界级科学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梦,他是这样描述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梦见我们的超高产杂交稻,植株长得比高粱要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好高兴!我走过去,太阳有那么晒,坐在那个稻穗下遮阴乘凉。于是我就把这个梦取了个名字,叫做‘禾下乘凉梦’。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1)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中国“两弹一星”的强国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最终实现了吗?
(3)袁隆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出了哪些成就?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2.
科学技术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871~1913年欧洲和美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直接的作用,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它仅用40多年时间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四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同时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给“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的颁奖词是: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中得出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概述我国取得以上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继英国以后,18世纪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启蒙运动的中心从英国转移到法国,并达到高潮,引发法国大革命,“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传遍欧洲。1871~1913年欧洲和美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直接的作用,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19世纪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德国是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它仅用40多年时间1913年)就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2》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科技成就一览表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四 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同时还向“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
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给“嫦娥一号”研发团队的颁奖词是: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07年11月7日,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中得出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概述我国取得以上科技成就的原因。
3.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精神取得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假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在中国……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学者书斋里的或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
——夏学鉴讲座《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2000年)
材料二 20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所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用史实从经济文明的角度,说明“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3)材料三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夏学鉴讲座《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2000年)
材料二 20世纪年代末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所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用史实从经济文明的角度,说明“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3)材料三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1题)
4.
1867年,曾国藩奏称,中国之民久已痛深水火,生计日蹙,今若“听其创置电线铁路,则车骡任辇旅店夫之生路穷矣……其余如小轮铁路等事,自洋人行之,则以外国而占夺内地之利,自华人附和洋商者行之,亦豪强而占夺贫民之利,皆不可行。”可见,曾国藩尚未清醒认识到
A.外资入侵的危害性 |
B.工业时代的必然性 |
C.西方技术的先进性 |
D.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
5.
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
D.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
6.
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由此可见,“他们”是要
A.用理性主义证明旧秩序的不合理 |
B.强调凡事都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 |
C.用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抗专制暴政 |
D.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非理性的时期 |
7.
弗兰克·萨克雷在他的《世界大历史》一书中说道:“启蒙思想,要求我们摈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据此可以判断,启蒙思想
A.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解放 |
B.与科学革命互相促进 |
C.摈弃了天主教的教义 |
D.开启了理性主义之旅 |
9.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
10.
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粹”。下列对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
B.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
C.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
D.能够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 |
11.
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能得胡适如此评价的中国文人当是
A.施耐庵 | B.蒲松龄 | C.吴敬梓 | D.曹雪芹 |
12.
中国以国产微处理器为基础制造出本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神威系统每秒能进行约1千万亿次运算,该系统采用的8700片神威1600微处理器是由中国的一家计算机研究所设计、在上海制造的。下面与之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 |
B.中国“银河-Ⅰ号”计算机在20世纪70年代末研制成功 |
C.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
D.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
13.
某历史学家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该学者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
A.科学技术决定论 |
B.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 |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15.
康有为曾经颇有些自大地感慨说:“如果早早依从了我的改革建议,中国就不会经受今日的侮辱。”康有为的改革建议主要是
A.广建工厂,以实现国富民强 |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
C.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 |
D.以商业立国,与西方进行“商战” |
16.
梁启超曾致书康有为:“弟子以为欲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欧洲之兴全在于此),然初时不可不有所破坏。孔子之不适于新世界者多矣,而更提倡保之,是北行南辕也。”这说明梁启超主张
A.提倡儒学,中西结合 |
B.引进西学,变法图强 |
C.批判西学,古为今用 |
D.效仿欧洲,自强求富 |
17.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先生(1887~1939)曾经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的观点。该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
A.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 |
B.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
C.新文化运动中的偏激倾向 |
D.文学革命的推动 |
18.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
19.
“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1992年中共“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20.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平均地权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平均地权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21.
在电视剧《走西口》中,剧中人物把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一个主义,给了解释:“什么是________?就是‘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国家’。”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划线处应填
A.民主 |
B.民权 |
C.民生 |
D.民族 |
22.
***曾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其理由是
A.以往的民主革命都失败了 |
B.孙中山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
C.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取得了成功 |
D.孙中山提出了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
23.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研究课题,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 D.袁隆平培育的灿型杂交水稻 |
3.选择题- (共6题)
25.用Ba(OH)2溶液测定某种氮肥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实验如下:称取该氮肥20g加水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不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气体及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所示:
实验次序 | 1 | 2 | 3 |
滴入Ba(OH)2溶液的质量/g | 20 | 40 | 60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85 | m | 2.55 |
试分析并计算:[已知:(NH4)2SO4+Ba(OH)2=BaSO4↓+2H2O+2NH3↑]
26.用Ba(OH)2溶液测定某种氮肥中(NH4)2SO4的质量分数(杂质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实验如下:称取该氮肥20g加水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不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气体及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所示:
实验次序 | 1 | 2 | 3 |
滴入Ba(OH)2溶液的质量/g | 20 | 40 | 60 |
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85 | m | 2.55 |
试分析并计算:[已知:(NH4)2SO4+Ba(OH)2=BaSO4↓+2H2O+2NH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