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四校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33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华盛顿、甘地的个人品德在他们领导本国人民寻求民族发展的道路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是华盛顿具有高尚的品德,所以他既没有像英国克伦威尔那样从革命军的总司令演变成一个独裁者,也没有像法国的拿破仑那样利用自己的威望戴上皇冠。他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

——郝铁川《一个人和一个国家:华盛顿美德催生美国式民主》

材料二在印度宗教理念的背景下,他让内在的精神自我达到与真理的统一,把“体验真理”基础上的非暴力当作一种斗争方式,同时也当作一种生活方式。非暴力具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可以使暴力冲突得以转化,它强调忍受痛苦,遵循爱的原则,投入正义的活动中。

——杜星、王巍《非暴力作为解决冲突之法——甘地的政治伦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华盛顿具有什么品德?在他的政治活动中,这些品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采取的斗争方式,这一方式体现了甘地怎样的品德?
(3)上述材料侧重从个人品德角度来评价历史人物。对此,谈谈你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材料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第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共产主义革命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哪些实践活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创新?

2.单选题(共21题)

3.
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送了一副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该联的理解适当的是
A.该联反映出北洋军阀对国民大革命的恐惧
B.北洋军阀统治独裁专制,所谓“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是言不由衷
C.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D.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
4.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记载了埃菲比亚军训制度。参加军训的青年在暂时放弃一些权利、服役两年后,才正式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制度的存在说明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的范围较狭窄
B.对外殖民扩张战争频繁
C.履行义务是获取权利的前提
D.城邦体制漠视个体权利
5.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面对郑氏集团的请求,康熙帝采取的举措是
A.封土赐爵,接受朝贡
B.御驾亲征,攻占台湾
C.设台湾府,中央管辖
D.击退沙俄在东北地区的侵略
6.
关于下面连环画封面反映的战役,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一战役发生于法兰西帝国成立后
B.这一战役彻底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
C.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D.拿破仑凭借此役成为欧洲大陆霸主
7.
唐太宗曾经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
B.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C.让庶族地主获得晋身仕途之道
D.实行各民族和睦的政策
8.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我军进击,大战于乌兰布通,贼军数万阵山下,依林阻水,以万驼缚足卧地……谓之驼城……我军隔河而阵,以火器为前列…遂破其垒”。这一战役
A.打击吴三桂平定三藩之乱
B.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C.打击准噶尔叛乱分裂势力
D.战沙俄,签条约
9.
孙中山和甘地经济思想的相同点是
A.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
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鼓励发展传统手工业
D.制定较系统的发展方案
10.
以下孙中山建立和维护民主制度的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动二次革命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建立中国同盟会
④发起护国运动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①③
11.
当代法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把马克思在1845年的著作称为“断裂时期”。“断裂”产生的成果是
A.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立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完成
D.《法兰西内战》的发行
12.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作者赞赏华盛顿的原因应该不包括
A.“不设王侯之号”
B.“君民共治天下”
C.“公器付之公论”
D.“不循世及之规”
13.
回顾历史可见,华盛顿所缔造的共和国不仅保留下来并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拿破仑创立的帝国虽一度称雄欧洲但最终在十几年中就消亡了了。造成这样截然相反结果的主观因素是这两位开国者
A.所面对的地方割据势力强弱不一B.在建国前的军事斗争是否都成功
C.有无通过法律来强化中央的权力D.对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不同
14.
《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段史料反映出秦始皇是一个
A.杰出的政治家
B.残暴的统治者
C.伟大的战略家
D.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人
15.
恩格斯指出:“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由此可见,他强调
A.法兰西共和国只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B.拿破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取得战争胜利
C.拿破仑上台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D.法兰西第一帝国坚决打击封建复辟势力
16.
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①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②走上独裁道路
③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
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
17.
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
A.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8.
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
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
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
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
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9.
李贽说:“始皇帝,千古一帝也”。唐朝吴兢说:“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
B.前者坚持道德原则评价秦始皇,后者坚持历史原则评价秦始皇
C.前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前的秦始皇,后者评价的是秦统一后的秦始皇
D.以上说法全部都不对
20.
唐太宗自评:“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唐太宗的这段话体现的统治思想是
A.“存百姓”
B.知人善任
C.济世安民
D.轻徭薄赋
21.
下图是宋庆龄为孙中山守灵照片。下面挽联上书写:“功高华盛顿,识迈马克思,行易知难,并有史言传海内”。若为此联进行注释,可选的事例有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制定“实业计划”
③进行国共合作
④发动北伐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
孤立主义是美国早期外交的基石。商业资本及商业精神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美国早期外交。建国初期,外交以维护商业资本的独立发展为最终目标,以争取海上自由、发展贸易为主要内容。华盛顿的活动,与此一致的是
A.在“七年战争”中,参加民兵对法国作战
B.起草《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C.制定《联邦宪法》,建立联邦制的中央政府
D.在欧洲英法开战的情况下,宣布“严守中立”
23.
甘地认为: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非暴力是认识神、认识真理的手段,是强者的武器。这种抽象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学说在当时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有利于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宣传
B.为谴责英国的殖民压迫提供了理论武器
C.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发动群众进行斗争
D.有利于防止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

3.选择题(共1题)

24.某企业老板在招工时与工人所签合同中印有“在受雇期间发生工伤或死亡,雇主概不负责”的字样,该行为主要违背了民法的  原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