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6日 《每日一题》必修3-周末培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6317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4年3月,周恩来在一个报告中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宣言,是孙中山先生委托鲍罗廷起草,由瞿秋白翻译,汪精卫润色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共产国际通过它的决议对“一大”宣言解释三民主义的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该决议的作者显然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做过认真的研究,大体上能保留其基本内容,并加以扬弃和提升,从而为增强宣言的革命精神做出了良好的贡献。
材斜二 从斯三民生义的基本内容来看,它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是反对帝国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使新三民主义有了比较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二是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和节制资本的内容,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理想采取批判的态度^正因为有这两方面的重大发展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作为基本保证,新三民主义才根本区别于旧三民主义,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范畴。新三民主义,按其基本性质来说,是一个民主主义的纲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姚锡长《新三民主义的产生与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三民主义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种力量,并分析这些力量能够实现合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民主义内容的重大发展,并分析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2.单选题(共2题)

2.
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3.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其中“政治革命”是指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权主义
D.实现民族独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