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2011年11月1日凌晨5点58分,“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将发射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它与中国早期的“火箭”一样,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要想了解我国古代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你可以查阅
A.![]() | B.![]() | C.![]() | D.![]()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迅:“吃人的礼教。”
材料三: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一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三人的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口号?如何认识这一口号?
⑶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有何意义?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迅:“吃人的礼教。”
材料三: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材料一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三人的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口号?如何认识这一口号?
⑶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有何意义?
2.判断题- (共3题)
3.单选题- (共4题)
8.
兔年春晚,周杰伦与林志玲合作的《兰亭序》,曲调温馨淡雅,以书法大家王羲之题词为演出背景,加以行云流水般舞蹈的演出,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兰亭序》所表现的书法的特点是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
B.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
C.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
D.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
9.
胡适认为“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这一思想实质上反映了胡适
A.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 B.提倡民主与科学 |
C.反对马克思主义传播 |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
10.
该图是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的《双猫图》,画面右上方的题词是:“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C.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4.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判断题:(3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