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其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新”在何处?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5)材料五中两个人物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6)今天,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儒家传统道德?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为政》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数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
材料五: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基本主张?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其思想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新”在何处?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5)材料五中两个人物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6)今天,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儒家传统道德?
2.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例如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和陈独秀。
材料二:万国公报,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回答:(1)材料一五位人物所代表派别的核心主张?据此可以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16分)
(2)据材料二看,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这两位先生的什么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3分)
材料一: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人物,例如魏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和陈独秀。
材料二:万国公报,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回答:(1)材料一五位人物所代表派别的核心主张?据此可以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怎样的历程?(16分)
(2)据材料二看,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这两位先生的什么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3分)
2.单选题- (共8题)
3.
“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
C.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4.
宋代以后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兴起并发展起来。风俗画的特点是“通俗化,面向生活,朴实,热烈,色彩鲜艳、细腻”。该特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 B.统治者提倡 |
C.民间文化的发展 | D.画家的性格 |
5.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
7.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
C.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
D.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
8.
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把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
A.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
B.儒家学说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
C.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工具 |
D.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
10.
2009年是陈独秀先生诞辰130周年,安庆市某中学为举办此次周年活动收集了下列一系列资料。其中能够入选的是( )
A.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
B.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建立新文学 |
C.写出《孔乙己》等文章,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
D.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
3.选择题- (共2题)
11.
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路面都是筑成外高内低的,即当车向右拐弯时,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要高一些,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设拐弯路段半径为R的圆弧,要使车速为v时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即垂直于前进方向)摩擦力等于零,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