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36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0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3  对外称词衍变表
1860年前
1860年后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红毛、西夷、海外诸番、杂番、英夷、夷船、夷馆、夷兵、夷商、夷技、夷政、夷俗、夷务、夷事、夷言、番银、华夷
洋人、西人、西洋、欧美各国、外洋、英国人、洋枪、洋楼、洋商、西法、西政、洋务、洋文、西语、洋银、中外
“西学”和“新学”逐渐成为主导,如《西学大成》《西学富强丛书》《西学时务总纂大成》《西学启蒙》《西学军政全书》《七国新学备案》《新学汇编》《新学书目提要》《中西新学大全》《东西学书录》,等等
 

  ——据方维规《夷”“洋”“西”“外”及其相关概念》

从表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材料一: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报·发刊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高度概括材料一、二、三的思想主张(派别及主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

3.单选题(共4题)

3.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4.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属于前者的代表作是
A.屈原的《离骚》B.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C.李贽的《藏书》D.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5.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制思想界”。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6.
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文中的“他们”是
A.洋务派
B.顽固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4.选择题(共1题)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②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要学会取舍不同的道路
③我们要有勇气自己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④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同的后果和责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