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年广东省中山市镇区五校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卷(文科)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36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2/2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图文:(10分)

材料三、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闲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备注:材料一是《兰亭序》,材料二是“张旭草书”)
请回答:
(1)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以上图文分别代表了哪三个时期的书法成就?(4分)
(2)试概括这三个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

2.单选题(共8题)

2.
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
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3.
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4.
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是
A.《送子天王图》B.《清明上河图》C.《女史箴图》D.《五子夺莲》
5.
秦始皇能书同文的根本条件是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国家的统一
C.文字的多样性
D.小篆体适合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6.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
A.农业发展的需要
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C.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A.古代散文的发展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D.明清小说的出现
8.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的变化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9.
在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应该是孔子思想中的
A.子帅以正,孰敢不正B.性相近,习相远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选择题(共5题)

10.将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进行皂化反应,能把硬脂酸钠和甘油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有:①盐析;②过滤;③蒸馏;④分液;⑤结晶。其中正确的是(  )

11.

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12.

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13.

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是60°,那么它的对角是{#blank#}1{#/blank#}°

14.

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是60°,那么它的对角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