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调研检测)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35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5

1.论述题(共1题)

1.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唐代诗人总计2712人)图二(宋代词人总计9215人)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文化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的“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1月,清政府下诏变法。翌年5月,“上谕”下达:“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中国法律近代化由此起步。晚清法律近代化几经反复,直至20世纪终结,尚未完成。
从1903年起,《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先后出台。三个总结性的大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后来,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民律》已来不及审议颁布施行,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政府无不继承这三个大法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法律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法律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3.单选题(共6题)

4.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感叹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即使那些“非外间所应知”的宫闱秘闻,诗人“反复极言”,“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则绝不敢如此。这段论述说明了
A.唐朝诗人热衷于描写宫廷秘史B.唐朝诗歌空前繁荣
C.开明的文化政策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诗人受人尊重的原因
5.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D.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6.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明清小说这样写道:“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其中,与明代中叶“讲神魔之争的”及清代“拟古派”相对应的作品分别是()
A.《西游记》、《聊斋志异》B.《水浒传》、《红楼梦》
C.《封神传》、《三国演义》D.《儒林外史》、《三侠五义》
7.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现有如下名句: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②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③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④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⑤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
请按照上述所体现的文学体裁出现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③①⑤②B.③①④⑤②
C.④⑤①③②D.①②③④⑤
8.
南宋绍熙年间,四川眉州人程舍人,刻印了王称所著的《东都事略》,在目录页上印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的声明。这说明当时
A.活字印刷得到推广
B.书商版权意识明显
C.民间文化市场繁荣
D.通俗文学作品普及
9.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4.选择题(共3题)

10.下列节日中,北京的白昼最长的是(  )
11.下列节日中,北京的白昼最长的是(  )
12.下列观点对“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理解不正确的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