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348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著名汉学家埃狄纳·巴拉兹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然而之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文学方面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 宋代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从普遍的教育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乔纳森·斯彭斯《新闻周刊》

材料三 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1)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具体史实,指出宋代领导地位形成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历史发展“并没有顺利地走进近代社会”的原因。

2.单选题(共15题)

2.
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
D.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
3.
下图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写意花鸟画《荷花翠鸟图),以下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
B.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C.生动表现了社会风俗
D.隐喻专制制度的没落
4.
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艺术创作风格不同B.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艺术与现实的关系D.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5.
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
C.观测天文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
6.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7.
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A.汉字重意境的特征B.各地文字完全一致
C.中国语言的多样性D.中华文化的内聚性
8.
近代绘画大师陈横恪形容中国古代某一画派“不但把意思趣味放在画里,而且把书法也放进去”。这一画派
A.属于市民文化
B.对研究当时风土人情有重要价值
C.属于山水画派
D.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9.
古书多为绵长卷轴,到宋朝则多为单页,并“作蝴蝶装,直立架中如西书式,糊浆极坚牢”。藏书者也随之显著增多,家藏万卷书甚至十万卷者大有人在。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源于
A.商品经济发展
B.造纸术的改进
C.科举制的盛行
D.印刷术的革新
10.
宋徽宗十分热爱绘画,造诣非常高,创办了翰林图画院,向全国招收绘画人才,考试方式非常特殊,他亲自出题,就是一句诗,让大家画出来。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考查众位考生。材料反映了
A.宋朝绘画繁荣得益于科举制度和绘画结合在一起
B.宋朝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阶段
C.宋徽宗喜欢绘画胜过于治国
D.宋徽宗的喜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宫廷画院的发展
11.
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北方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
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
12.
《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下图所示。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
A.因形立意,体正势圆
B.扁方严整,朴拙雄浑
C.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D.轻转重按,笔断意连
13.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AB.BC.CD.D
14.
唐人史邕曾这样描述一书法家的作品风格:“风雨惊兮魍魉走,山岳动兮龙蛇斗。千尺松枝如蠹朽,欲折不折挂岩口。”下列与其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A.
B.
C.
D.
15.
“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这表明徐光启主张(  )
A.大量翻译西方著作B.传播西方的基督教
C.运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D.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6.
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因知幻化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
A.取材于市民生活
B.学会栽培竹子
C.注重抒情写意
D.揭露社会现实

3.选择题(共2题)

17.

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18.

比49的 {#mathml#}27{#/mathml#} 多2的数是{#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