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34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

——《汉书》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文化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指出明清小说产生的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的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

2.单选题(共8题)

2.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3.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4.
“京剧的形成是清以来最为重要的文化现象。清代戏曲一方面是各种声腔纷纷兴起,互相争胜;另一方面又彼此交流,实行新的综合。没有新的综合,就不会有曲调丰富、艺术表现力强大的大型新剧种的出现。”材料反映了
A.京剧已成为“百戏之祖”
B.京剧艺术经融合而推陈出新
C.京剧是古代戏曲的高峰
D.京剧标志着古代戏曲的成熟
5.
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宋朝时期“创造”的是
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
②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
③放宽设“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④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6.
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主要的社会因素是
①“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②理学兴起,文人更注意内心修养
③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残山剩水”画出现
④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7.
关于元杂剧,元人胡祗说:“上则朝廷君臣政治之得失,下则闾里市井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厚薄,以至医药卜筮释道商贾之人情物性,殊方异域风俗语言之不同,无一物不得其情,不穷其态。”这是说元杂剧(  )
A.产生的背景复杂B.反映的内容丰富
C.演出的情态逼真D.刻画的人物生动
8.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曾大闹地府,修改生死簿,成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自由人。他这一行为反映的实质是(  )
A.秉承传统维护等级秩序B.坚持正义弘扬民族气节
C.挑战正统反对纲常伦理D.锄强扶弱彰显英雄本色
9.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下列对材料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科技注重实用性
B.重儒学轻技艺的传统思维阻碍了中国科技的现代化
C.中国没有发展到现代的科技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逻辑推论思维
D.中国的专制制度不利于科技的进步

3.选择题(共2题)

10.铜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当有0.2mol硝酸被还原时,参加反应的铜为(   )
11.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P(1,0)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 {#mathml#}{x=32t+1y=12t{#/mathml#} (t是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点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θ﹣ {#mathml#}π6{#/mathml#}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