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335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2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君与民的关系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断探索,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32分)材料一:

材料二: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三: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团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四: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2分)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材料二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4分)
(3)概括材料三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4分),指出其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4分)说明洛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4)材料四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4分)
(5)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三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4分)

2.选择题(共4题)

2.

If you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ry to ______ it.   

3.

If you don't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try to ______ it.   

4.

某服装厂接到一份加工3000件服装的订单.应客户要求,需提前供货,该服装厂决定提高加工速度,实际每天加工的件数是原计划的1.5倍,结果提前10天完工.原计划每天加工多少件服装?

5.

计算:π-30+3tan60°-12+3-2

3.单选题(共5题)

6.
美国哲学家梯利在《西方哲学史》中指出:“在卢梭那里,道德和宗教不是推理
思维的事,而是自然的感情问题”。这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一思潮(    )
A.理性主义B.浪漫主义
C.科学主义D.现实主义
7.
我们经常会听到讲自己或某个人是跑跑龙套的。“龙套”在早期京剧中指的是()
A.一种角色的行当
B.京剧的一支小流派
C.一种用于和声的唱腔
D.一批专门给人化装或后台服务的人
8.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9.
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10.
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题目。其中不准确的是
A.《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百年基业》
C.《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D.《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