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同一中组织同学们研究中外先哲们的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课题为:
研究一: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
材料一:诸子名言: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1)这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主要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2)请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研究二: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认识你自己。” ——以上均摘自必修三教材
(3)判断上述材料分别是哪位先哲的思想?(2分)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不断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匠,都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以其小说、剧作宣扬人性。举出小说或者剧作的巨大成就一例。这些巨作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2分)
(5)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启蒙思想运动,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去冲破一切禁锢人们思想的网罗,引导人们独立思考。列举出两位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重要思想或主张。(2分)
大同一中组织同学们研究中外先哲们的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课题为:
研究一:春秋战国时期竞相改革的时代潮流,为不同派别的思想家提供了纵横捭阖、游说讲学的广阔舞台。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
材料一:诸子名言: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为仁”。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
(1)这些思想学术派别的主要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2)请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研究二: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认识你自己。” ——以上均摘自必修三教材
(3)判断上述材料分别是哪位先哲的思想?(2分)
(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不断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匠,都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以其小说、剧作宣扬人性。举出小说或者剧作的巨大成就一例。这些巨作所体现的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2分)
(5)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启蒙思想运动,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去冲破一切禁锢人们思想的网罗,引导人们独立思考。列举出两位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及其重要思想或主张。(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秧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那一派别的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卫秧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那一派别的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出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改革的哪些内容?
(3)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中国出现的资产阶级变法运动是什么?
(4) 日本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生搬硬套。 ——《日本政治史》
材料二: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和技师。
请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表明日本对西洋文明的主张是什么?明治维新中体现了这种主张的措施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治维新改革的哪些内容?
(3) 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中国出现的资产阶级变法运动是什么?
(4) 日本明治维新前、明治维新时期、明治维新后对外政策分别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9题)
8.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的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两弹”是指( )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两弹”是指( )
A.原子弹、氢弹 | B.原子弹、导弹 | C.氢弹、导弹 | D.导弹、核弹 |
11.
关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建立了新教,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
B.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
D.这是一场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12.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
13.
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
C.带动文明开化 |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
16.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此文作者所进行的改革中心环节是
A.缓和社会矛盾 | B.整顿吏治 | C.增加政府收入 | D.提高军队战斗力 |
17.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
19.
马克思说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下的埃及是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局面 |
B.阿里以强势手段开放学习使埃及走向近代化,摆脱数百年的停滞 |
C.阿里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使埃及的独立和主权能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 |
D.阿里统治政权时间较长,是埃及历史上唯一一人 |
20.
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后期的侧重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贵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
22.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38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
B.立功将士 |
C.新兴地主 |
D.富裕农民 |
3.选择题- (共7题)
23.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谈到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时指出:“网上网下互动创造的是活力,是更大的空间。这使我想起了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这告诉我们(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要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突破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④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要热情支持新事物成长
24.
精彩阅读。你能这样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Hello! I am a student (学生). My Chinese name is Wu Hui. My English name is Sam. I am 16 |
28.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把它们叠放在一起组成个新长方体,在这个新长方体中,体积是{#blank#}1{#/blank#}cm3,最大表面积是{#blank#}2{#/blank#}cm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