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安徽省铜陵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295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4分)
(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2分)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6分)
2.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楚悼王素闻(吴)起贤,(吴起)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
——《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
材料二(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令行于民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卷68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内容方面有何相同之处?原因何在?(4分)
(2)材料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达到? (6分)
(3)概括以上两条材料的结果,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
(4)你认为商鞅变法的哪一经济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商鞅要采取这一政策?试分析其主要影响?(6分)

2.单选题(共17题)

3.
宗教“异端”思想,反映了哪个阶层争取政治权利的愿望
A.商人阶层B.市民阶层C.农民阶层D.资产阶级阶层
4.
下列对马丁·路德及其改革评价正确的是
①打破了欧洲天主教神权的统治体系
②马丁·路德反对农民起义,表现了其阶级的局限性
③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④使得德意志成了宗教改革风暴的策源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5.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6.
北魏为强化对地方控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
A.均田制B.俸禄制C.三长制D.租调制
7.
梭伦的演说词中提到:“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10.
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
B.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
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11.
北宋司马光向神宗皇帝进《弹奏王安石表》中说:“臣之于王安石,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这主要是因为变法
A.对科举制和学校制度进行了改革
B.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C.改革失败,未使北宋摆脱危机
D.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2.
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13.
商鞅变法措施中在经济政策方面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除井田制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14.
《史记》评商鞅变法时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①奖励耕织
②奖励军功
③燔诗书而明法令
④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5.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改革者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改革的措施却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方面的突出典型是
A.王安石变法B.商鞅变法
C.阿里改革D.戊戌变法
16.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17.
下列各项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
②相地而衰征
③整顿吏治,革新政治
④尽地力之教
A.②④③①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18.
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19.
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3.选择题(共11题)

20.设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 {#mathml#}{x+2y102x+y30x4y1{#/mathml#} ,则z=|x+y﹣10|的最大值是{#blank#}1{#/blank#}.
21.

科学家在研究保加利亚人长寿者较多的现象时,调查发现这些长寿者都爱喝酸奶.西班牙商人萨克•卡拉索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建立酸奶制造厂,把酸奶作为一种具有药物作用的“长寿饮料”放在药房销售,但销路平平.卡拉索后来在美国将酸奶打入了咖啡馆、冷饮店,迅速风靡了世界.

酸奶的具体做法是:

22.

科学家在研究保加利亚人长寿者较多的现象时,调查发现这些长寿者都爱喝酸奶.西班牙商人萨克•卡拉索利用这一研究成果建立酸奶制造厂,把酸奶作为一种具有药物作用的“长寿饮料”放在药房销售,但销路平平.卡拉索后来在美国将酸奶打入了咖啡馆、冷饮店,迅速风靡了世界.

酸奶的具体做法是:

23.

如图,四棱猪ABCD﹣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DC,AB⊥AD,AD=CD=1,A1A=AB=2,E为棱AA1的中点.

24.

如图,四棱猪ABCD﹣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DC,AB⊥AD,AD=CD=1,A1A=AB=2,E为棱AA1的中点.

25.

解下列方程:

26.

若tanα= 12 ,则sin4α﹣cos4α的值为(   )

27.

若tanα= 12 ,则sin4α﹣cos4α的值为(   )

28.已知非零向量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满足| {#mathml#}a{#/mathml#} |=2,且|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则向量 {#mathml#}b{#/mathml#} ﹣ {#mathml#}a{#/mathml#} 在向量 {#mathml#}a{#/mathml#} 方向上的投影是{#blank#}1{#/blank#}.
29.已知数列{an}满足[2﹣(﹣1)n]an+[2+(﹣1)n]an+1=1+(﹣1)n×3n,则a25﹣a1={#blank#}1{#/blank#}.
30.已知数列{an}满足[2﹣(﹣1)n]an+[2+(﹣1)n]an+1=1+(﹣1)n×3n,则a25﹣a1={#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