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8题)
2.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创新和逻辑 |
B.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D.与农业息息相关 |
3.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说明
A.《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
B.儒家的解读强调《诗经》的社会教化作用 |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浪漫风格的先河 |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统时代风貌 |
4.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造纸术的突破 |
B.科举制的完善 |
C.图书买卖兴盛 |
D.印刷术的发展 |
5.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
A.《黄帝内经》 |
B.《伤寒杂病论》 |
C.《本草纲目》 |
D.《天下郡国利病书》 |
6.
某历史兴趣小组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讨论,下列结论明显错误的是( )
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
B.《石氏星表》——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
C.《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 |
D.《授时历》——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优秀的历法 |
7.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目录上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调查,乃至亲自实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
A.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 B.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特征 |
C.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 D.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 |
8.
诞生于唐末五代的出书与卖书二合一的书坊,北宋至明清时期更加盛行,在大街小巷的书坊里,图书丰富多彩,都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反映了( )
A.封建文人有自由发挥之地 |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
C.科举考试促进文化的繁荣 | D.封建政府扶植文化产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