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训练:第六单元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1610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十七世纪中叶,整个西方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局面:大批的实验和理论科学家涌现出来,前者崇尚实验归纳法,后者崇尚理性演绎,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欧洲,各种学会或学院纷纷成立,会员们常常聚会讨论问题并推广新的学术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巴黎皇家科学院”……一种传播知识的有效手段——发行刊物被各科学团体所接受。因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在客观上,十七世纪初英国与葡萄牙、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航海贸易和漱烈竞争中较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科学家,使科学中心从意大利逐渐转移到英国,同时,生产的发展和航海事业的需要,迫切要求找出太阳系各行星的运动规律及其物理原因。……牛顿完成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导致了近代科学的建立。
——摘编自吴志颖《牛顿与近代科学的建立》
材料二牛顿也是一位“古怪”的人,他在崇尚数学理性和实验精神的同时,也崇尚某些非凡事物,历史学家对于牛顿的人品也颇有微词。他从未结婚,可能是当时颇为盛行的清教主义使然。他花了几十年秘密追求炼金术。在他最后二十年里,因微积分的发现优先权与多位科学家长期争执不和。不过,牛顿既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科学史上个性异常的伟大科学家。
——摘编自韩彩英《论牛顿的近代科学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建立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并全面评价牛顿。
2.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规则 I 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其实并足以解择其现象者。……
规则Ⅲ   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 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追性质。……
规则 IV 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
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和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 。 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 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 17、18 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 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 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 第二, 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 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 度是什么?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一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材料三 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
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
(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 。
(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为英国纪念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发行300周年的邮票,邮票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背景就是一只红色的大苹果。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了井然有序的规律和准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二更让人扼腕的是,牛顿在晚年时竟成了神学的奴隶,一心要证明上帝的存在。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神秘的“第一推动力”。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二版中,他加进了一个《总释》,他在《总释》中说:“这个由太阳、行星和彗星组成的最完美的体系,只能来自一个全智全能的主宰的督促和统治。”在出任造币厂的监督后,又埋头于荒唐的炼金术。
——《太空探索》2006年第4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认识牛顿所取得的成就。
(2)结合材料二,说明牛顿的信仰与其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牛顿?

2.选择题(共2题)

4.
(题文)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如果让你为他配音,选择台词应是
A.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B.“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5.菱锰矿(含有MnCO3)常用稀H2SO4来浸出Mn2+

3.单选题(共18题)

6.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
7.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牛顿B.达尔文C.达芬奇D.莎士比亚
8.
诗人亚历山大·波普赞颂道:“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的主要框架已经一劳永逸地构成了,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再推进一位。这反映出
A.牛顿力学体系已经解决了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切问题
B.牛顿力学体系被奉为物理学的圣经,作为权威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C.经典物理学到19世纪末已经发展得比较完整,研究宏观和超高速物理学的各部门已出现
D.牛顿力学体系还没有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9.
历史学家盖伊说:“人们理解,牛顿科学的胜利将改变启蒙世纪的宗教信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领导了欧洲的启蒙运动
B.近代科学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C.牛顿科学引起欧洲宗教改革
D.科学精神使人们放弃宗教信仰
10.
下列关于牛顿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是建立在哥白尼、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②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后来成为天文学的基础定律
③牛顿经典力学建立的标志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④牛顿经典力学的核心是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题文)18世纪英国诗人波普为他的一位朋友写下了如下的墓志铭:大自然和他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_________来!于是一切便灿然明朗。横线处应该填上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笛卡尔
12.
(题文)1642年牛顿出生在英国北部的一个名叫乌尔索普的小村庄,此时的英国
①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之中
②资本主义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工业革命蓬勃兴起
④已掌握了世界海上霸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
(题文)“这个……人是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是个机敏的观察家,他恰如其分地把宇宙描述成是有秩序的、机械的、物质的和因为上帝推动而运动的”。这位杰出人物是
A.伽利略
B.牛顿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14.
下列对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文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第一次阐释了微积分学
B.提出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标志着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D.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15.
牛顿一生中科学研究最旺盛的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①发现代数二项式定理
②发明微积分
③发现日光的组成
④开始研究引力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
近代某科学家的墓志铭:“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下列著作,集中反映了该科学家科学成就的是
A.《物种起源》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流数学(微积分)》
D.《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17.
牛顿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下列对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物理学的伟大飞跃B.丰富和发展朴素唯物主义
C.为启蒙思想提供科学基础D.敬畏真实并抨击宗教神学
18.
诗人亚历山大·蒲伯曾经写道:“自然界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他出生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其中“他”是指。
A.欧几里得
B.伽利略
C.哥白尼
D.牛顿
19.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现象时,提出了“神是第一推动力”的观点。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根据上述材料,导致牛顿晚年用神学解释自然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他认为人类理性的能力有限B.他认为只有神学才能指导科学
C.长期超负荷的脑力劳动使他精神失常D.事业达到颠峰后思想趋向保守
20.
爱因斯坦说:“牛顿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伟大的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工作将永远流传于世……”以下属于“牛顿时代”科技成就的是
A.“太阳中心说”
B.相对论
C.微积分的创立
D.量子力学
21.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材料中的问题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B.牛顿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
D.陈国达地洼学说
22.
19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不是完美的椭圆,经天文学家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认定这是因为受到其附近一颗未知行星引力的干扰,并算出了这颗行星的位置;1846年果然找到了这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新行星。爱因斯坦曾经预言,从遥远星体射向地球的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会发生1.75弧秒的弯曲;1919年5月29日日全食时,人们测得光经过太阳附近的弯曲度是1.61—1.98弧秒之间。这两个事例形象地说明
A.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研究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B.科学理论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和理论指导意义
C.天体力学经历一个从产生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D.一切科学研究必须建立在实验观测的基础上
23.
下列关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运动三定律
B.阐明了万有引力的概念
C.该书内容构成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D.该书所阐述的理论至今仍在物理学中占统治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