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08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5/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8分)
(3)材料三涉及王安石变法的法令是       。(2分)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分析推行这些措施的目的。(4分)

2.单选题(共17题)

2.
有关对“因信称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其核心内容是“信仰耶酥即可得救”
B.主张靠虔诚信仰,与上帝沟通,获得拯救
C.主张通过阅读《圣经》虔诚地信仰与上帝沟通成为上帝的义人
D.主张通过教堂、宗教仪式由教士引导信仰上帝而获救
3.
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
①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
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
③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
④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5.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并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
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
C.倒幕运动中人民没有受到民主思想的熏陶
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深厚的封建色彩
6.
《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A.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
B.春秋时期井田制已经开始瓦解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7.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畅,一些地方官员不执行新法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政
8.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下列关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
B.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的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C.改革相对革命而言对生产力的破坏小,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
D.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10.
“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11.
下列改革不属于在工业文明冲击下进行的改革是()
A.欧洲宗教改革B.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C.俄国农奴制改革D.中国洋务运动
12.
穆罕默德·阿里的土地制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但不包括()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推动了埃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
C.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3.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在内容方面的相同点是
①世俗权利高于教权 ②禁止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③建立民族教会 ④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4.
下列哪一史实不符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或成果()
A.取消包税制B.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限制了君权
C.创办学校,建立印刷厂D.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15.
下列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埃及的近代化
B.在埃及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他采取的措施客观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D.改革最终胜利
16.
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吏治清明B.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粮食产量增加D.促进了民族融合
17.
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扎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8.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38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3.选择题(共7题)

19.计算: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请回答: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请回答:

22.这是轴对称图形

23.

写出夏敏图形的名称并指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4.

轴对称图形中,两侧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blank#}1{#/blank#}

25.

下列关系中,两个量之间为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