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998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入神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摘编自理查德·塔纳斯(美)著《西方思想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该时期西方思想的特点。
2.
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华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山、***、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请回答: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2)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思想的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列举新中国建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报告(写出报告名称即可)。
(3)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的哪次大会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什么体制?

2.单选题(共10题)

3.
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
A.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宣传禁欲苦行学说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
4.
古代希腊文明萌芽了早期人文主义精神。下列言论体现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是
①知识即美德
②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③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人非工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6.
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科学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7.
近代以来,中国各阶级为追寻独立,民主,自由和富强之路,都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图片所示文献中,能够反映资产阶级这种探索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下面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路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路历程是
A.全盘西化的过程B.碰撞分化与融台的过程
C.东学西渐的过程D.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9.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B.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C.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D.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10.
1905年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有与《谕中原檄》的相似表述,1906年12月孙中山专述民族主义,批判民族复仇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谕中原檄》引领近代的民族革命
B.推翻外族统治是革命的根本目的
C.倡导实现民族平等实现民主共和
D.维护纲常名教借以挽救近世危局
11.
观察下列两幅图,从中得出的正确理解是

①高等院校是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的摇篮
②教育的发展创新需要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
③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动力,教育与科技是紧密结合的
④科技是改善教育环境的必由之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甚本上可以说是
A.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
B.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
C.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
D.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

3.选择题(共2题)

13.下列词语的书写有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张华和李军在同一个教室,张华的位置在第2列,第3行,表示为(2,3);李军的位置为(5,2),他在教室的第{#blank#}1{#/blank#}列,第{#blank#}2{#/blank#}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