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8981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3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材料二  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1)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技发展在研究领域、作用方面的不同。
(2)结合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的时代特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从以上的比较分析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单选题(共20题)

2.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D.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3.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从该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B.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有法律就有自由
D.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4.
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据此判断该命题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理念论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5.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C.第一次论述人“生而平等”
D.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6.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依你的理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B.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D.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7.
法国一处教堂保存了大量15世纪当地农民的遗嘱,遗嘱内容表明农民捐献给教会的财产比例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主要表明15世纪法国( )
A.社会生产力日趋凋敝B.农民收入日趋减少
C.教会影响力逐渐减弱D.教徒数量日渐减少
8.
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
A.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B.对自然界的研究
C.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
D.对人性的研究
9.
伯克哈特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是“发现世界和发现人”——前者探索的是外部世界,是客观的;后者探索的是人的个性,是主观的。下列说法不属于后者的是
A.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
B.艺术史学家肯尼斯克拉克在《人文主义的艺术》中写道:“他们的题材是人,严肃而热情、全心全意和具有头脑的人。”
C.莎士比亚说:“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D.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10.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他们的主张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②都是在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出现的
③都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④都重视人的道德修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唐朝节度使冯宿上奏章说: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的百姓都用刻板印刷日历,在市上售卖。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有颁布新历书时,这些印好的日历已满天下皆是。这说明()
A.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B.买卖日历成为普遍现象
C.新技术影响了行政管理D.活字印刷技术已经出现
12.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雄会万师”。“这种“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艺术特征与下列哪一艺术形式最符合
A.唐诗
B.写意画
C.草书
D.京剧
13.
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14.
徽班进京后能在京扎根,并最终形成一种新剧,主要因素有
①北京社会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
②皇室等上层权贵的喜好
③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吸收外来艺术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应是
A.雕版印刷物
B.双色印刷物
C.泥活字印刷物
D.木活字印刷物
16.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写城乡风情、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B.宋明理学传播
C.社会上层倡导
D.商品经济发展
17.
1916年2月15日,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提出“伦理革命”的口号时说:“倘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余,焉有并行之余地?”据此可知,陈独秀
A.认为伦理觉悟比政治觉悟重要
B.具有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C.批判为君主专制辩护的传统文化
D.批判传统社会契约型伦理关系
18.
“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言论可能出自于
A.洋务派
B.新文化运动倡导者
C.马克思主义学者
D.康梁维新派
19.
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树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是指
A.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解决姓“资”姓“社”问题,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
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五年。通过这五年的探索,我们在理论、路线和政策上树起一面旗帜,取得两大突破。这“两大突破”是指
A.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
D.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1.
为鼓励优秀文艺创作而设立的奖项是
A.鲁迅文学奖
B.茅盾文学奖
C.五个一工程
D.老舍文学奖

3.选择题(共4题)

22.已知x= {#mathml#}3{#/mathml#} +1,y= {#mathml#}3{#/mathml#} ﹣1,则x2+2xy+y2的值为(   )
23.已知x= {#mathml#}3{#/mathml#} +1,y= {#mathml#}3{#/mathml#} ﹣1,则x2+2xy+y2的值为(   )
24.

分解因式: -12x2y+18xy-15xy2

25.

分解因式: -12x2y+18xy-15xy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