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852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学者林贤治说:“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三: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依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他们的“异端”思想和矛头指向。
(2)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
(3)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
2.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分)概括指出上述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各自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
材料二:

图四《蒙娜丽莎》 图五孟德斯鸠
(2)图四与图五代表的运动,其斗争对象有什么不同?(2分)
(3)图二与图四反映的事件在对待传统文化上的态度如何?(2分)胡适曾将图二代表的运动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对此你怎样理解?(4分)

2.选择题(共15题)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4.

所谓“厨师效应”,讲的是厨师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炒出来的菜非常美妙,但这种美妙的味道,是任何一种原料所不具备的。“厨师效应”告诉我们(    )

5.

所谓“厨师效应”,讲的是厨师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炒出来的菜非常美妙,但这种美妙的味道,是任何一种原料所不具备的。“厨师效应”告诉我们(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M市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对此,M市下发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特色小镇的思路、方法、机制,挖掘特色优势,体现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彰显小镇独特魅力,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哄而上。

结合材料,说明M市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M市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对此,M市下发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特色小镇的思路、方法、机制,挖掘特色优势,体现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彰显小镇独特魅力,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哄而上。

结合材料,说明M市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M市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对此,M市下发文件,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特色小镇的思路、方法、机制,挖掘特色优势,体现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彰显小镇独特魅力,防止照搬照抄、“东施效颦”、一哄而上。

结合材料,说明M市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9.

下图漫画《历史的足迹》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重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

10.

2016年9月26日,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成功接收到1351光年外脉冲星讯号。这意味着,中国从此可以用自己的望远镜收听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探秘宇宙变迁、地外新星和生命体。由此可见(    )

①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

④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11.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相机调控”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12.

近年来,神舟飞天创造了“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了“中国深度”,高铁刷新了“中国速度”,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与日俱增。由此可见,科技创新(    )

①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13.

2016年10月1日起,“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推行。从唯物史观看,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    )

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③是基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14.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这是基于(    )

①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有助于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15.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这是基于(    )

①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有助于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矛盾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16.

国家正式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建立地区间、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联防联治、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要求(    )

①强调白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强调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强调人们要按照主观愿望创造新的联系

④看到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7.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材料启示我们(    )

①要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②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④要满怀信心地迎接困难和挑战

3.单选题(共14题)

18.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熏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不但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大家,而且流派纷呈。回答题
【小题1】儒家追求创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以下言论体现了儒家这一主张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克己复礼”  ④“无为而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小题2)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
【小题3】(小题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
【小题4】(小题4)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小题5】(小题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
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思想领域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源远流长而又影响深远。回答题
【小题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普罗泰格拉D.亚里士多德
【小题2】(小题2)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小题3】(小题3)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和幸福  ②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③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④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小题4】(小题4)“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情形发生在
A.古代希腊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小题5】(小题5)要了解卢梭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我们应该阅读的著作是
A.《人权宣言》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20.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唐代诗歌繁荣原因的是
①唐朝社会环境开放与繁荣
②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③科举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
④市民阶层的扩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
以下关于先秦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明指南仪器    ②建立数学体系 ③记录哈雷彗星    ④创制浑仪、简仪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2.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23.
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和共和
24.
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A.自由平等B.民主科学C.物竞天择D.中体西用
25.
1964年10月2日晚上,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首次隆重上演由三千多人演出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下列评论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舞蹈《秋收起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心由城市到农村的转换过程
B.歌曲《星星之火》标志着***思想成熟并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C.舞蹈《井冈山会师》的发生地点是中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歌舞《打土豪分田地》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革命的力量源泉
2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是
A.新三民主义B.***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27.
贯穿“工农武装割据”、“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条红线是()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党的领导,反对右倾和“左倾”机会主义
C.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D.维护农民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
28.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钱三强 C.袁隆平  D.邓稼先
29.
流行语往往反映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放卫星、超英赶美——大跃进时期
C.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
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30.
在法国,人们由于对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为寻找精神寄托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①《唐璜》    ②《巴黎圣母院》③《人间喜剧》 ④《西风颂》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1.
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留学海外。假如他在30岁左右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欣赏《命运交响曲》
②到法国参观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
③在美国欣赏电影《摩登时代》
④在北京观看谭鑫培表演京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15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