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85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西欧从15世纪以后,逐渐确立了领先世界的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懈的思想、科技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理解。(6分)
材料二 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从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至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一个半世纪里。同样工业革命在16和17世纪就能找到影子,但18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古代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在19世纪,这些革命的世界性影响才被充分地感觉到。蒸汽动力取代了风力和人力;铁路、汽车、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骡子;电力取代蜡烛,成为只需轻轻按动开关就源源不断的能源等。
——《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中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3分)并概括这些发明发生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欧洲领先优势对世界产生的影响。(4分)
2.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学西传
材料一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探究主题二:近代“西学东渐”
材料三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四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东学西传”对当时的欧洲有何重大影响?(2分)
(2)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三中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2分)
(4)据材料四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1分)有人说康有为在宣传维新思想的过程中做到了“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对此你如何理解?(2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3分)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4分)
材料二

(2)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材料三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即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第二项重大措施是按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取消以前的贵族、农民、手工业者三级之分。第三项重大措施是设立新的国家政权机构,限制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新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四百人会议,由4部落各选100人组成,除第四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第四项重大措施,则是颁布促进工商业的法规。
(3)材料三中梭伦改革的第二项措施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应怎样计算其财产收入?(2分)请说明原因(3分)
(4)梭伦改革对雅典的发展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分)

2.单选题(共18题)

4.
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D.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5.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6.
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
7.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8.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9.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10.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时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11.
霍布斯鲍姆认为,进化论在19世纪中后期盛行的原因,“不在于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证据来势太猛,以致无法阻挡”,“真正的原因在于下列两项事实构成了极佳的机遇:一是主张自由主义和进步的资产阶级迅速崛起,二是这个时期没有发生革命”。该分析说明进化论在当时
A.并没有对传统势力提出公开的挑战
B.对论证资产阶级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
C.顺应了资产阶级的改良主张
D.符合追求有序变革的社会心理
12.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
A.魏源的《海国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
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13.
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错误的是
A.放弃进化论
B.重新评估传统
C.反思西方文明
D.肯定孔孟之道
14.
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5.
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A.《国闻报》B.《时务报》C.《新青年》D.《民报》
16.
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
17.
要制作历史纪实片《改革开放三十年回眸》,下列科技成就可以入选的是
①“神舟”飞船载人航天
②“银河—Ⅰ号”研制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
《花木兰》《功夫熊猫》是美国拍摄的曾经风靡中国的两部动画片。这一文化现象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B.电影艺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C.好莱坞电影特别喜欢中国元素
D.要依靠现代科技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19.
“他们把颜料倒在画布上,然后用抹布将颜料擦去,最后出售他们的杰作——抹布。”这段话描述的画家风格应该属于哪一种美术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
20.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作品是(    )
A.《战争与和平》B.《等待戈多》C.《唐璜》D.《母亲》
21.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
A.阶级斗争分析法B.“三个有利于”标准
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3.选择题(共12题)

22.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南北菜肴风味就表现出差异.到唐宋时,南食、北食各自形成体系.到了宋代,北咸南甜的格局形成.发展到清末时,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共等汉民族饮食的“八大菜系”.

请根据八大菜系的名称把各大菜系形成所在的省区和行政中心对应的字母或数字填到下表相应位置

a.闽菜      b.浙菜    c.川菜     d.鲁菜

A.山东省    B.江苏省  C.福建省    D.湖南省

①成都      ②南京    ③广州      ④合肥

菜系名称

苏菜

{#blank#}1{#/blank#}

粤菜

{#blank#}2{#/blank#}

湘菜

{#blank#}3{#/blank#}

徽菜

{#blank#}4{#/blank#}

所在省区

{#blank#}5{#/blank#}

{#blank#}6{#/blank#}

广东省

四川省

{#blank#}7{#/blank#}

{#blank#}8{#/blank#}

安徽省

浙江省

行政中心

{#blank#}9{#/blank#}

济南

{#blank#}10{#/blank#}

{#blank#}11{#/blank#}

长沙

福州

{#blank#}12{#/blank#}

杭州

23.已知复数z1,z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直线y=x对称,z1=3﹣i,则z1•z2={#blank#}1{#/blank#}.
24.在环境检测中常用检气管法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原理是SO2与KIO3发生反应,用一种有机物作指示剂,其可能反应如下(未配平):①KIO3+SO2+H2O→I2+H2SO4+KHSO4 ②KIO3+SO2+H2O→KI+H2SO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

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金属铜和水,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已知:Ⅰ.浓硫酸和碱石灰都是常见的干燥剂

Ⅱ.氨气极易溶于水

请根据上述信息和上图装置回答问题:


26.

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金属铜和水,用如图所示装置完成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已知:Ⅰ.浓硫酸和碱石灰都是常见的干燥剂

Ⅱ.氨气极易溶于水

请根据上述信息和上图装置回答问题:


27.

唐山的小宇将6月12日~15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如表中,据此回答下题。


12日

13日

14日

15日

天气现象

气温

20℃~31℃

20℃~32℃

20℃~32℃

21℃~28℃

风力风向

北风3~4级

北风3~4级

西南风3~4级

东南风3~4级

28.

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

29.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30.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3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至1763年间,欧洲由于控制了各大海洋和西伯利亚及南北美洲人烟比较稀少的地区,已从默默无闻的地位中崛起。”在此,作者强调了欧洲崛起的(    )

32.

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此次世界杯揭幕战在圣保罗(23°34'S,46°38'W)进行,而里约热内卢(22°54′S,43°12′W)马拉卡纳球场承办决赛。结合图回答下题。

33.

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此次世界杯揭幕战在圣保罗(23°34'S,46°38'W)进行,而里约热内卢(22°54′S,43°12′W)马拉卡纳球场承办决赛。结合图回答下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