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的表现及“当时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认识。
材料一 (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而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原因不在于他缺乏决心和能力,而在于当时的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启蒙思想不是由一批相关的知识分子阐释的自成一体的概念体系,而是受了形形色色的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鸠、让·雅克·卢梭、爱德华·吉本、伊曼努尔·康德和大卫·休谟。所有的这些作家都是启蒙运动的一员。他们一致认为,在他们的世界中,最重要的知识问题,包括人类进步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个人在世界规划中的决策权,自然的定义和自然与上帝的关系,这些都与理性在知识体系里的地位有关。——[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李贽的学说“破坏性强”的表现及“当时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启蒙思想的认识。
2.单选题- (共17题)
2.
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两者主张的共同点有
①都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
②都反对信仰天主教
③都抨击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④都利于冲破封建思想
①都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
②都反对信仰天主教
③都抨击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④都利于冲破封建思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3.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
C.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
D.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
4.
古希腊某著名哲学家提出“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C.亚里士多德 |
D.柏拉图 |
5.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父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父和主教 |
B.神父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的教士 |
6.
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法语自身的魅力 |
B.工业革命的影响 |
C.文艺复兴的影响 |
D.启蒙运动的影响 |
7.
卡西尔在《启蒙哲学》中指出,“18世纪哲学不满足于把分析仅仅当作获得数理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工具,它还把分析看作所有一般思维之必需的、不可或缺的工具。这种观点在18世纪中叶获得了胜利”。这说明
A.启蒙思想摧毁了封建神学 |
B.哲学研究转向对社会的关注 |
C.理性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 |
D.启蒙哲学基于自然科学发展 |
8.
日内瓦湖畔的卢梭岛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受世人景仰主要是因为他
A.发展洛克学说,提出“三权分立”思想 |
B.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
C.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历史影响深远 |
D.反对封建专制王权,倡导君主立宪制 |
9.
一位古希腊先哲认为:“一般说来,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结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则结局就相反。”这位哲学家最有可能是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C.梭伦 |
D.克里斯提尼 |
10.
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的宗教题材画《创造亚当》中,最显眼的是那生命的火花即将要从主神的指尖跳到亚当的指尖。此画的创作历史背景是
A.人文主义在欧洲广泛传播 |
B.新航路开辟发现了新大陆 |
C.宗教改革冲击了教育文化 |
D.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 |
11.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这段话反映了
A.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
B.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
D.维护教会的神学权威 |
12.
学习文艺复兴时,有同学发现:但丁、彼特拉克等许多人文主义者都是基督徒,拉斐尔等人画的主要还是宗教画。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他们抨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 | B.他们用人的眼光来看这一切 |
C.当时他们总想着彼岸,想着天国 | D.画是宗教画,但他们想到的是现世 |
14.
康德将人本身视作目的的强有力观念,为普遍权利提示了基本形式:否决权,在法律上体现为生命权、身体权和财产权、同他人产生法律关系的权利等。由此可知他
A.倡导与维护人权 |
B.赞成普遍民主 |
C.反对代议制政府 |
D.支持法国大革命 |
15.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集体荣誉,主张“人是城邦的动物” |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
C.因信称义,否定教皇的权威 |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
16.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反封建色彩的批判思想相比,西欧近代民主思想的突出特征包括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的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天赋人权
①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②从法律的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③反对君主专制
④强调天赋人权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7.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
A.社会习俗 |
B.道德规范 |
C.法律秩序 |
D.精神基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