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849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11/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并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名言。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思想家的核心主张。(2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的什么社会思潮?简析这一思潮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三: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造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3)概括材料三的主张,并指出其影响。(4分)
材料四:孟德斯鸠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4)据材料指出,为什么说“孟德斯鸠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材料一、二相比,孟德斯鸠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5分)
2.
(13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科技发
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2分)
材料二:《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
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
材料三: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3)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有的成为文明的助推器,影响整个世界的发展。请列举你认为最重要的两项成果,并说明它们如何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3分)

2.单选题(共5题)

3.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4.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他这样说是因为()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5.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科学社会主义D.启蒙运动
6.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7.
“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    )
A.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B.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C.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
D.门阀士族退出政治舞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