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连市十一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841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材料二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明清时出现的“李约瑟难题”的原因。
2.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近年来更是受到世人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飘逸潇洒,浸透了晋人诗文、绘画、雕塑“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神韵,达到了当时士大夫追求美的极致。他书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材料二
画上题字并有章的两幅明清时期的绘画作品

材料三
2014年8月4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江其虎、管波一行四人走进了党建网演播室,就“中国京剧走向世界”这一主题接受现场访谈时说:“中国京剧在国际上广受欢迎,只要增强文化自信,包括中国京剧在内的中华文化精粹完全可以走向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东晋书法的特点,并分析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
(2)材料二是充满士大夫情调的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这类绘画的艺术形式被称为什么?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结合材料三,分析当代的京剧艺术应如何发展。

2.单选题(共7题)

3.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信奉圣经,献身上帝”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存天理,灭人欲”D.“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4.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不能反映他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肯定人们对现世幸福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冲击教会的权威
5.
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的:
A.达·芬奇
B.拉斐尔
C.但丁
D.米开朗基罗
6.
.唐朝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方面是:
A.小说
B.赋
C.诗歌
D.词
7.
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A.B.C.D.
8.
某书云:“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三大发明
A.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
B.改变了世界面貌和状态
C.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D.造成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
9.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A.构建新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C.强调社会责任感
D.重建伦理秩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