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83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9分)
(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6分)

2.单选题(共14题)

2.
随着16世纪宗教改革的兴起,欧洲形成了一些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统称新教。下列不属于新教的是(  )
A.东正教B.加尔文教C.路德教D.英国国教
3.
“他们关心的是今生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评论的是
A.智者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
D.启蒙运动
4.
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代表;行政权应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临时机构;司法权则应独立于行政权之外。这表明他的核心主张是
A.自由平等
B.社会契约
C.民主共和
D.三权分立
5.
下列关于伏尔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B.他是德国人
C.首先提出“三权分立”政治学说
D.代表性著作是《社会契约论》
6.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D.梭伦
7.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
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并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是(  )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达·芬奇D.彼特拉克
9.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
A.代表了人类社会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D.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10.
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11.
“每一个真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票,也完全脱离了惩罚和罪债。”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
12.
只要仔细地阅读《论语》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就不难发现二者都有其中心概念。二者的“中心概念”分别是指
A.“仁”“感觉”
B.“礼”“德性”
C.“仁”“德性”
D.“礼”“道德”
13.
柏拉图曾说:“事韧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与此相似的命题是(  )
A.认识你自己B.美德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14.
下图是艺术家达·芬奇的传世画作《蒙娜丽莎》。它蕴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  )
A.现实主义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D.浪漫主义思想
15.
提倡“天赋人权”,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阐明这些思想主张的是(  )
A.智者学派B.法家学派C.启蒙思想家D.洋务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