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775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2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材料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材料三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明清小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国维评价使用的文学形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繁荣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根据以上材料,你如何看待思想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2.单选题(共8题)

3.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4.
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赋在武帝时代走向创作全盛时期
B.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
D.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
5.
传统科技伦理思想根植于古代农业文明,具有农业文明所有的精神气质。它随着传统科技实践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升。这一结论揭示了中国古代科技
A.重在探求科学原理
B.理论和实践并重
C.是生产实践的产物
D.重理论而轻实践
6.
对下列两幅图片(图1、图2)出自《金刚经》,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D.火药
7.
下图中书法作品的特点是
A.勾连不断线条流畅
B.字体扁平、工整精巧
C.形体严整笔画详备
D.字体略长、笔画圆匀
8.
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昭君出塞故事,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这充分反映出
A.士人无缘政治只好戏说历史
B.汉族文人的家国衰败之痛
C.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D.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
9.
有诗云:“指点云帆,济沧海之远行。由之而来去无碍兮。永不失其为指路之明灯……貌虽丑陋而褐其色兮,铁遇之而趋附殷勤。针受感而贯以苇草,浮诸水而则指极星。”该诗赞颂的古代科技成就是(    )
A.发达的造船技术B.先进的天文历法
C.神奇的指南针D.精确的地理知识
10.
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地图
A.图中使用的是“蔡侯纸”
B.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于绘写的纸
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
D.纸最早是在我国的甘肃地区发明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