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764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2.
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苏格拉底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一观点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2.单选题(共15题)

3.
智者学派运动被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则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普罗泰格拉的核心思想内容是
A.强调追求真理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强调道德作用
D.提倡人性,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4.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A.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
C.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5.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这表明
A.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B.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
C.“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经济发展
D.经济理论是启蒙运动的较重要议题
6.
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在此期间人的精神觉醒的有()
①美德即知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认识你自己”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
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对于苏格拉底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B.国家管理需要专业人才
C.直接民主不利于国家稳定
D.把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
9.
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
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
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10.
在智者运动中,“智者”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是较为一致的。“智者运动”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A.政治民主B.经济发达
C.学术浓郁D.思想独立
11.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说明文艺复兴
A.完全没有摆脱神学的束缚
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12.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13.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促使17、18世纪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有①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②浪漫主义思想运动兴起③新航路的开辟④近代科学的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①以《圣经》为题材    ②突破传统“圣像图”画法,将宗教题材融入世俗的绘画 
③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④追求画面主题的戏剧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5.
在宗教改革时期,用各国文字印刷的《圣经》纷纷问世,这从实质上反映出(  )
A.资产阶级力量不断成长壮大B.欧洲的印刷技术在不断发展
C.欧洲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增强D.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
16.
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
A.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
B.宣传禁欲苦行学说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设计出理性王国的蓝图
17.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3.选择题(共1题)

18.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