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考试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71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材料二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上画着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材料三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其实质。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单选题(共24题)

3.
古代中国的空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大思想家,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
B.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
C.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D.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4.
董忡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
A.结束了学术百家争鸣的局面
B.重塑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5.
《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B.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D.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6.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马丁·路德
D.莎士比亚
7.
下列四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③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④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
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B.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
C.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D.为亚洲的民主革命作了直接的思想准备
9.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创新和逻辑
B.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与农业息息相关
10.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A.量子论的提出
B.进化论的提出
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11.
2013年新年伊始,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大部,空气质量持续恶化。该情景发达国家也似曾相识。人类面临类似威胁始于
A.文艺复兴时期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12.
近代自然科学成就揭开了整个宇宙神迷的面纱,强烈冲击了欧洲的宗教神学。下列科技发明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是
①哥白尼的日心说
②牛顿的经典力学
③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④爱迪生发明电灯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
下列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促进多极格局形成
B.推动了影视事业的发展
C.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D.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
B.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
C.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
D.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15.
《海国图志》是魏源于1843年编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情况的著作。此书后来传入日本,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这说明中日两国
A.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
B.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
C.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
D.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
16.
一定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上述思想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反对清朝统治
B.反对专制统治
C.救亡图存
D.发展资本主义
17.
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
A.“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
B.“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以科学和人权并重”
18.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他称赞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
D.陈独秀
19.
李鸿章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说明洋务运动
A.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
B.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
C.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
D.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
20.
《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A.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B.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C.批判封建思想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
D.传播共产主义学说
21.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有:“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此段材料反映了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中学西渐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2.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二者的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23.
***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
24.
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里,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25.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A.倡导戊戌变法
B.领导辛亥革命
C.领导义和团运动
D.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26.
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