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青年》
材料二

鲁迅
材料三

胡适
材料四

注:图中标语为“还我青岛”
材料五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所谓怀旧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反对党八股》
回答:
(1)材料一,该杂志是谁创办的?其前身叫什么名称?影响是什么?后期主要宣传什么为主?
(2)材料二,概括该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3)材料三的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何贡献?
(4)材料四是什么事件?它与新文化运动有何联系?
(5)***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概括***该段话的观点?
材料一

《新青年》
材料二

鲁迅
材料三

胡适
材料四

注:图中标语为“还我青岛”
材料五 “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务,——所谓怀旧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
——***《反对党八股》
回答:
(1)材料一,该杂志是谁创办的?其前身叫什么名称?影响是什么?后期主要宣传什么为主?
(2)材料二,概括该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
(3)材料三的学者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何贡献?
(4)材料四是什么事件?它与新文化运动有何联系?
(5)***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概括***该段话的观点?
6.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类(每一类2人)。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类(每一类2人)。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
3.单选题- (共18题)
1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汉字和书法发展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
B.楷书盛行于汉代,隶书盛行于唐代 |
C.唐代怀素、张旭的书法追求规范和法度 |
D.北宋的“宋四家”均以草书见长 |
14.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16.
李华想成为一名诗人,追求“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的风格、明快生动的语言”的文风,其应该多读下列哪组诗人的作品
A.杜甫、杜牧 |
B.屈原、李白 |
C.白居易、陆游 |
D.陶潜、贾岛 |
18.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变法改制的先师,这说明的最实质的问题是
A.孔子在中国社会有很大影响 |
B.维新派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崇拜的偶像 |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
D.认为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
21.
下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
B.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
C.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
D.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
23.
孙中山思想发生转变,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主要不包括
A.辛亥革命后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不断失败 |
B.认识到清政府真面目,突出反对清王朝统治 |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
D.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