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陕西省西安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660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材料二: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十日谈》和《神曲》

(2)这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核心思想所包含的内容。
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3)据材料三指出其核心主张。归纳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到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里克利(Perikles)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伯里克利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代表性成就(至少列举2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2)根据材料二,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3位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2点主张。
材料三文艺复兴……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文艺复兴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使文艺复兴印上了一个独特社会的标记。总的说来,这些理想和看法中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3)材料三中“独特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3.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予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
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的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材料四: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
材料五: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
(4)据材料五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怎样进行“内在的限制”?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

2.单选题(共17题)

4.
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
B.教会专制和封建统治
C.因行称义和因信称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5.
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6.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马丁•路德的恶毒咒骂,而即将发现血液循环的、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D.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7.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被誉为14-18世纪西欧出现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以下相关表述准确的是
A.文艺复兴仅仅是文化的复兴,并不是新生,称不上是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
B.宗教改革除了是思想解放运动外,同时也是社会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思想家都反对君主制度,期望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
D.三者都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敢于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
“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的思想创新与十六世纪的创新相比,突出的表现在
A.致力于政治蓝图的设计
B.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C.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D.鼓励追求现世的幸福
9.
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0.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这一主张的重要影响在于
A.否定天主教会的作用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
D.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进行辩护
11.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对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提出了
A.养浩然之气
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C.认识人自己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2.
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13.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不但把圣母变成了人间妇女,把天使图像化为对人体的歌颂,而且开始了日常生活和现实人的直接描写。此现象说明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人文主义思想影响广泛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画家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14.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社会契约
B.民主监督
C.人民主权
D.天赋人权
15.
以下是某一派思想家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A.这主张将会危及社会秩序
B.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派的代表
C.这一学派是苏格拉底学派
D.这一学派忽视法律重视道德
16.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⑤汉赋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7.
较之前的小说,《西游记》更以人物为情节的中心。这—宗教题材的小说在形象构成的方式上给人以荒诞无稽的感觉,而实际上它却带有一个鲜明的倾向。这一倾向是
A.怪诞化
B.脸谱化
C.世俗化
D.功利化
18.
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中提到:“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材料中三人均强调
A.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
B.诗歌的抒情性
C.诗、画具有互补作用
D.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
19.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该诗句应出自
A.《国风·周南》
B.《诗经·周颂》
C.《诗经·大雅》
D.《诗经·小雅》
20.
有学者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造物主被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造物主被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7、19世纪造物主两次被驱逐是因为出现了
A.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D.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