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材料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的产物”,而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2.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看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1)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3.
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你认为后者思考的问题与前者相比,更加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 |
B.批判神权统治 |
C.鼓吹人性解放 |
D.主张自由平等 |
4.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用单一的物质元素来解释世界本原,后来,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则以思想作为解释世界本原的主要因素,并认为物质是占第二位的因素。这反映出( )
A.自然哲学是西方人文主义最初体现 |
B.苏格拉底对世界的认识更加科学合理 |
C.古希腊哲学研究从自然向社会转变 |
D.客观真理是古希腊哲学家的共同追求 |
5.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对这段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该材料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B.向天主教会的权威提出了挑战 |
C.冲击了中世纪的王权 |
D.倡导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 |
7.
古希腊的学者没有统一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以下观点属于“一致”的是
A.感性的认识往往靠不住. |
B.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管理 |
C.以个人判断为标准 |
D.平民政治是最好的政体 |
8.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阐述了
A.启蒙运动的原因 |
B.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
C.宗教改革的原因 |
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
9.
有西方学者指出:“政府权力扩展,新的理念使得政治变成了更为复杂的事情,信仰发生了变化,科学开始成为近代西方社会生活的核心,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该学者所说的这些变革出现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B.宗教权威地位的不断动摇 |
C.启蒙运动思想的迅速传播 |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
10.
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清代乾隆年间的袁枚在《子不语》中有一篇“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的故事,与“绿鹅”故事十分相似。两则故事都
A.体现了思想解放潮流 |
B.提倡了男女平等思想 |
C.否定压抑人性的观念 |
D.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
11.
“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一主张最有可能出现于
A.文艺复兴时期 |
B.宗教改革时期 |
C.启蒙运动时期 |
D.法国革命时期 |
12.
1521年,在沃尔姆斯帝国议会上,路德引用《圣经》宣称,“今天的基督福音仍然与古代一样引起纷争与动乱。这是上帝福音的特点,是早已预定的。耶稣基督曾经说过,我来并不是让人间享太平,而是动刀兵。”路德这番言论意在
A.谴责德国教派林立纷争不断 |
B.强调基督教蕴涵着反抗精神 |
C.赞赏帝国议会保障了普选权 |
D.激励新教徒应做上帝的逆子 |
13.
(题文)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指出:“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在每一件事情上)要看荣誉或利益、激情或算计、复仇或自制哪一个在他自己的心里占上风而独立地做出他的决定。”该学者
A.高度肯定意大利的民族精神 |
B.辩证地看待文艺复兴运动 |
C.注意到了理性主义的两面性 |
D.非常赞赏当时的人文主义 |
14.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据材料可知( )
时间 | 欧洲 | 时间 | 中国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 期至 清初 |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
据材料可知( )
A.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
C.“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 |
15.
中世纪的基督教自然神学认为:凭靠人的理性从各种自然现象通过类比而推知上帝的存在及其某些属性。包括牛顿在内科学家都坚信这种中世纪的神学观。据此推断
A.基督教神学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
B.近代科学建立的途径是神学启示 |
C.近代科学注重采用实验的研究方法 |
D.近代科学强化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