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航天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63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有各自的理解。以下是历史上有关君主与民众关系的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者也”。按照这样的分工原则,君主的职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众则要治于人。因此,每一等级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级,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以事其上,则诛。”

——摘编自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有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指普天下的民众,下同)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天下无有因末而累及本者,亦岂可因君而累及民哉!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

——摘编自谭嗣同《仁学》

(1)根据材料一,韩愈对君民关系持什么观点?你如何评价他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比较黄宗羲与谭嗣同关于君民关系认识的异同点。

2.单选题(共6题)

2.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 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
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
3.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A.指南针
B.印刷术
C.造纸术
D.火药
4.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
李嵩的《货郎图》(如下图),采用横卷形式,以货郎担为中心,妇女儿童聚散有致,顾盼生情。不大的场面但前围后追,可见老货郎受欢迎的程度。老货郎不胜重荷,前后照应货担,应接不暇,儿童们前呼后拥,顽皮天真、神态各异。画家在热闹中不忘在货担头上添一山鸟,停立观看,本来极动的变为极静,此一衬托足见画家匠心。下列作品中与《货郎图》同属一类的是
A.《女史箴图》
B.《游春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
6.
阅读古代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姓名
朝代
著作
贾思勰
北朝
《齐民要术》
郭守敬
元朝
《授时历》
李时珍
明朝
《本草纲目》
 
①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②古代科技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表中著作一脉相承 ④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保障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7.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3.选择题(共2题)

8.

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9.

读《中东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