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在近代欧洲牵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分别举一位代表人物。它们能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的核心是什么?
(3)指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共同影响。
请回答: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分别举一位代表人物。它们能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的核心是什么?
(3)指出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的共同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哪位发明家发明的?指南针在我国古代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
(2)结合材料说说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有了什么认识?
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哪位发明家发明的?指南针在我国古代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
(2)结合材料说说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通过对上述材料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有了什么认识?
3.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 儒学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
材料三 过去说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就是国学。主要指儒家的四书五经。可是。百余年来,国学经典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原因之一就是近代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大冲击。
——2007《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那时(1957—1977)不讲四书五经,《老子》、《孔子》即使曾经被认为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也遭到了无情的批判。那时有人出来讲《论语》,可惜不是把它煲成一锅“心灵鸡汤”,而是给孔子戴上一顶“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的帽子。当年受到批判的甚至不止于儒学经典,还有《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一类所谓大众儒学。
——解玺璋《大众史学,复兴还是商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孟子发展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在西汉、两宋时期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请分别举出一位)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近代以来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材料一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材料二 儒学有两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
材料三 过去说学而优则仕,所谓学,就是国学。主要指儒家的四书五经。可是。百余年来,国学经典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谓江河日下,一落千丈。这种变化。原因之一就是近代西方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强大冲击。
——2007《中国青年报》
材料四 那时(1957—1977)不讲四书五经,《老子》、《孔子》即使曾经被认为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也遭到了无情的批判。那时有人出来讲《论语》,可惜不是把它煲成一锅“心灵鸡汤”,而是给孔子戴上一顶“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的帽子。当年受到批判的甚至不止于儒学经典,还有《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一类所谓大众儒学。
——解玺璋《大众史学,复兴还是商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孟子发展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什么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在西汉、两宋时期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哪些?(请分别举出一位)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近代以来哪些因素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单选题- (共20题)
6.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家争鸣”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
B.百家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彼此水火不容 |
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
D.“百家争鸣”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
13.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推动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16.
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小篆 |
C.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
D.甲骨文---金文---楷书---小篆---行书 |
19.
有一句广告词说:“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水让‘他’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这个“他”及其发明是指
A.史蒂芬孙和火车机车 |
B.瓦特和万能蒸汽机 |
C.富尔顿和汽船 |
D.卡尔·本茨和汽车 |
22.
下列历史人物与思想主张不符合的是
A.魏源——师夷长技以自强 |
B.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C.陈独秀——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
D.李大钊——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