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展单元测试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625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垣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
材料二他们(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话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取得很火发展。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
——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1)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新”在何处?它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哪些理论?它在政治经济两方面“为老百姓带来的体现福祉”的体现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写出了世界名剧《费加罗的婚礼》。为避免当局的查禁,该剧以西班牙为北景,实际影射法国。剧中主人公费加罗是个仆人,机智乐观,常与贵族老爷斗智并取得胜利。当他与女仆苏珊娜恋爱时,他的主人伯爵老爷百般阻挠,但都被费加罗挫败。于是,费加罗说了下面一段独白:
“因为您是个大贵族,您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您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使过一点力气之外,您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呢,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之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智慧与才能,就足够统治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敢跟我来争夺果实!”
——《法国文学史》
请回答: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写一篇评论短文。(注意:短文中应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剧中人的身份象征、费加罗独白的思想含义。

2.单选题(共22题)

3.
(题文)在古希腊,人们试图通过哲学、历史、艺术、音乐教育来体现对人的关怀。他们认为,教育是可以塑造人性的。正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节奏与和谐进入了人的灵魂深处,它们同灵魂融为一体,赋予人以美德,使他们成为有教养的人。”这说明,在古希腊
A.人们普遍重视教育的作用
B.教育中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知识即美德是社会的共识
D.教育深受宗教观念的影响
4.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这一运动
A.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5.
“他们并不把事情本身认作有效准,而是把事情归结到感觉上面,以感觉为最后因由。”“他们”指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者
C.宗教改革者
D.启蒙运动者
6.
“什么是幸福?”被视为18世纪的热门话题。人们已经强烈地感受到,时代已经开始让人们在人间而不是在天堂享受幸福,那些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狂热理想都是欺骗,应予以揭穿。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
A.宗教理想幻灭
B.推崇浪漫主义
C.理性主义至上
D.追求现世生活
7.
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有个米诺斯王国,王国中有个迷宫。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根据传说组织了发掘,找到了迷宫和米诺斯王宫,证明了该王国的存在。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神话传说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据神话开展历史研究
B.神话属于人类早期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史前史
C.神话传说属于口述史料,可以成为考古发掘的主要依据
D.神话传说属于间接史料,惟有经考古论证方可成为信史
8.
有思想家主张“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这一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君主立宪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
9.
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
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
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10.
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康德
A.否定政治革命的作用
B.强调思想启蒙的重要性
C.批判广大群众的愚昧
D.对传统制度保持宽容
11.
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阶层比较保守
B.传统文艺内容丰富
C.封建教会势力强大
D.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12.
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B.德行的根源在于知识
C.知识是判断善恶的法则 D.唯有知识是最可贵的
13.
“所有新教徒都宣布,基督教信仰的唯一真正来源是圣经。一方面,16世纪所有成为国教的新教教会坚决主张尊奉自己的教义,不允许个人自由;另一方面,所有的新教徒心中仍然有着路德首先点燃的小小的精神火花,因此谁都没有断然否定在良心问题上私下作出判断的权利。”对材料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新教反对个人宗教信仰的精神自由,突出新教教会的权威
B.新教否定良心问题上的个人私下判断
C.新教确立圣经与上帝的权威,主张宗教信仰的个人精神自由
D.主张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
14.
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15.
小说《巨人传》中说:“1533 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这里的“重新恢复”是指()
A.专制主义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
16.
(题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出现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是(  )
A.天主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B.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益的反映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D.资产阶级追求个人主义的反映
17.
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相比,共同点是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8.
荷马史诗《奥德赛》传唱,奥德修斯致敬阿基琉斯的亡魂,“生时我们敬你如神明,死后你又威武地统治着众亡灵”,亡魂答:“我宁愿为他人耕种田地,被雇受役使,纵然他无祖传地产,家财微薄度日难,也不想统治即使所有故去者的亡灵。”这反映出
A.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精神
B.灵魂的终极归宿备受关注
C.艰苦朴素的生活能净化灵魂
D.荷马史诗宣扬人性高于理性
19.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
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创造了万物
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D.人的价值
20.
欧洲人曾有这样认识“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与此相一致的是( )
A.人人均为上帝的造物,人只受上帝的奴役
B.永恒的上帝啊!我为什么不能再变得年轻呢?
C.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D.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21.
论文的关键词往往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事件的论文,关键词有“意大利”“追求现世的幸福”等,该历史事件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某些特征
C.打破了西欧社会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制度构想
22.
马丁·路德说:“教友一律平等;人人可以当司祭……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会公议的权力”。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倡导人的思想解放B.宣扬《圣经》精神
C.否定罗马教廷权威D.要求简化宗教仪式
23.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本质意图是:
A.启蒙思想家主张欧洲应当建立古代中国的礼法体制
B.中国儒学是西欧启蒙思想的的源头
C.启蒙思想家试图从儒学里找到理性王国的依据
D.中国儒学里包含里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24.
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这种行为
A.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3.选择题(共2题)

25.下图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的部分操作:

26.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