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62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职。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属于近代中国那一派别的观点?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那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的理想,该派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2.
20世纪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台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人物的主要救国理论和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2)图二中人物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是指什么?
(3)图三中的人物开创的理论是什么?其理论中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4)图四中的人物开创的理论中最核心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6题)

3.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4.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5.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6.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7.

小方的体重是36千克,妈妈比她重12千克,妈妈重{#blank#}1{#/blank#}千克。

8.

小方的体重是36千克,妈妈比她重12千克,妈妈重{#blank#}1{#/blank#}千克。

3.单选题(共17题)

9.
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
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10.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1.
薄伽丘的《十日谈》讲了一百个故事,主要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其思想价值在于
A.宣传主权在民思想
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C.弘扬人文主义思想
D.倡导宗教改革
12.
18世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为理性主义。下列因素中对这一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
①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④工业革命的进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有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14.
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15.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16.
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B.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C.保守的文化传统D.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17.
陈独秀说:“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18.
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
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
B.尊孔与民主共和绝对不相容
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
D.尊孔潮流与君主专制的内在联系
19.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
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
D.利用西方的政治学说说明儒家的合理性
20.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21.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梁等维新派在探索政府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
B.主张振兴工商业,同西方进行“商战”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22.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
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三民主义
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23.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24.
下列对于***思想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②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③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必然产物
④是首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成功探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5.
下列观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是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②用“和平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④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