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材料 卡拉斯是法国一名颇富声誉的商人,虔诚的加尔文派新教徒。1761年10月,他的儿子安东尼突然吊死在自家门框上。传闻安东尼曾想放弃断教信仰,改信天主教,是卡拉斯一家人“谋杀”了安东尼。大批天主教民众群情激愤,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案件落到一个狂热的天主教法官手中,法院在没能拿出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宣判卡拉斯有罪:处以车裂,家产没收,1762年执行。
其时,伏尔泰正流亡于日内瓦。他意识到这是一场宗教迫害,便立刻着手为卡拉斯平反。经过努力,巴黎高等法院撤销了对卡拉斯案的判决。1765年,枢密院正式为卡拉斯一家恢复声誉,法国国王赐予卡拉斯夫人丰厚的体恤金,卡拉斯一家人重获自由。整个欧洲为之震动,人们称伏尔泰为“卡拉斯的恩人”。
其时,伏尔泰正流亡于日内瓦。他意识到这是一场宗教迫害,便立刻着手为卡拉斯平反。经过努力,巴黎高等法院撤销了对卡拉斯案的判决。1765年,枢密院正式为卡拉斯一家恢复声誉,法国国王赐予卡拉斯夫人丰厚的体恤金,卡拉斯一家人重获自由。整个欧洲为之震动,人们称伏尔泰为“卡拉斯的恩人”。
——摘编自萧瀚《神圣的辩护:评伏尔泰为卡拉斯辨护》
结合欧洲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卡拉斯冤案及其平反”中选取一个角度展开分析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2.单选题- (共20题)
2.
马丁·路德在1522年公开宣称:“我不允许任何人批判我的主张,即使是天使。凡是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这表明当时马丁·路德的言论
A.具有非理性的色彩 |
B.极力维护新教权威 |
C.主张捍卫信仰自由 |
D.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
3.
古代文书不加标点,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困难,因此1919年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标点符号的使用,表明
A.近代出版业开始蓬勃发展 |
B.“尊孔复古”逆流受到批判 |
C.白话文完全取代了文言文 |
D.“文学革命”的影响力扩大 |
4.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人民主权说 |
B.天赋人权学说 |
C.社会契约论 |
D.三权分立学说 |
5.
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 |
B.捍卫思想的自由 |
C.认识你自己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7.
《晋书·左思传》载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约250~305年)写《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西晋“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反映的科技文化史实是
A.《三都赋》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是世界名著 |
B.西晋时期豪贵之家已开始用纸作为书写材料 |
C.西晋时期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水平高度发达 |
D.纸已经取代竹木简成为西晋的主要书写材料 |
8.
由于郭守敬的建议,元世祖派了十四位天文家到当时国内数十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在其中的六个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随后,新的历法同年颁布。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
A.获益于中央集权体制 |
B.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
C.总体缺少创造性成果 |
D.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
9.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
10.
(题文)“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细绢)帛者谓之为纸。嫌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
A.蔡伦为造纸术的工艺改进做出了巨大贡献 |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
D.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
11.
真书产生于汉末,由汉隶省改波磔、增加钩趯而成,至魏钟繇、晋王羲之改变体势、创制法则,隶、楷遂完全分流。由此可知,隶书和楷书的分流
A.使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
B.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 |
C.使书法艺术日趋成熟 |
D.使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
12.
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木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资资料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
A.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 |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
C.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 |
D.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
13.
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
A.挑战封建神创说 | B.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
C.否定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 | D.深化微观世界认识 |
14.
英国数学家怀特海说:“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是指
A.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神创论” |
B.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
C.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科学时代开始 |
D.改变了人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
15.
普朗克曾回忆说:“当时,我已经为辐射和物质的问题奋斗了6年,但无所获,但我知道这个问题对于整个物理学来说至关重要,我也已经找到了确定能量分布的那个公式,所以不论付出什么代价,我必须找到它在理论上的解释。”最终普朗克的“解释”
A.使人类认识深到微观世界 |
B.完善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
C.成功建立了量子力学体系 |
D.改变了物理学的发展方向 |
16.
一战期间和战后赴欧洲勤工俭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少年翼赤光》等杂志上登载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通过向国内报刊发通讯的方式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
A.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途径 |
B.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华广泛传播 |
C.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
D.使知识分子注重与工人相结合 |
17.
1897年,山西举人刘大鹏得知省城都会的士子读的多是“时务书”,遂指定了一批书目:“御纂七经共十六套,御批通鉴辑览两大套,皇朝经世文编四套,皇朝经世文续编二套,康熙字典一部”,托人从京城买回,用心钻研时务。这一现象说明
A.维新变法思想影响遍达全国 |
B.社会精英积极投身救亡运动 |
C.思想变革中区域发展不平衡 |
D.社会进步促使科举制影响弱化 |
18.
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各国最为详尽之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认为中国在地理上虽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说明魏源
A.主张全面学习西学 |
B.思想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 |
C.力主固守华夏传统 |
D.借助传统儒学宣扬新思想 |
19.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
B.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
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
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 |
20.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孙中山强调“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1924年,孙中山认为:“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联络起来,共同协作,互相扶持。”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
A.孙中山从不爱国到爱国 |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C.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
D.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