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含义和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牛顿对“规律”概括的成果。据材料三分析牛顿对弘扬人文精神的贡献。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含义和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牛顿对“规律”概括的成果。据材料三分析牛顿对弘扬人文精神的贡献。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后世君主“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后世君主“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中那一派别的思想。(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
2.单选题- (共12题)
4.
达尔文的进化论,遭到了封建教会的疯狂诋毁,同样,拥护达尔文进化论的学者也挺身而出,勇猛反击。引起这一强烈震动的是
A.《物种起源》问世 |
B.人工合成了氨基酸 |
C.细胞学说的创立 |
D.《自然系统》一书出版 |
6.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8.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趋利避害意识。近代中国理性觉醒不包括
A.王夫之的民主启蒙思想 |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
C.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 |
D.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 |
10.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11.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欧洲中世纪的Romance,“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转化而来。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东方文艺中也一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东西方文艺创作中具有“罗曼蒂克”风格的是:
①屈原的《离骚》
②拜伦《唐璜》
③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
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①屈原的《离骚》
②拜伦《唐璜》
③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
④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2.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
B.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
C.改良蒸汽机问世是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成果 |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
13.
如果让你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你选择的主题是***思想在中共开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新局面时期的发展,你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新民主主义论》 |
D.《论人民民主专政》 |
14.
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取得长足的发展,下列科技成果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
A.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 |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D.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