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544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东西方社会都不断思考“人与社会”。
材料一:“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要老想着他们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天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经过教育而学会了他们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
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现过数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萌芽、复兴、成熟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4世纪时,意大利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非常热爱……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这种对赎罪券的谎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试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新的历史条件”指的是什么?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了怎样显著的发展?

2.单选题(共12题)

3.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以下对伏尔泰的言论理解最准确的是
A.提倡天赋人权阐释自由平等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
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信仰自由反对教会禁锢
4.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
C.米开朗琪罗
D.彼特拉克
5.
“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吴晓东;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康德
6.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是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
D.渴望征服自然
7.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睡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8.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康德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霍布斯
9.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利
③肯定人的价值,将人视为“第一位”
④简化了宗教仪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
在传统观念看来,智慧是属于神的东西……柏拉图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智慧,似乎只有那些被神灵加入黄金所创造出来的人(统治者),才有这种天赋,而智者们却将所谓智慧出卖给需要它的人。以下对上述言论解读最准确的是
A.智者对传统价值的反叛更加彻底
B.传统的有神论被彻底摧毁
C.柏拉图认为神创造的人拥有智慧
D.智者和柏拉图观点完全相反
11.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泰格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柏拉图——感觉是认识的起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
下列哪一部是反映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重要著作
A.《理想国》
B.《社会契约论》
C.《上帝之城》
D.《神曲》
13.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的思索,他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充满日新月异和与日俱增的景仰和敬畏之心。那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种东西”所体现的康德思想是指
A.法律与道德
B.平等与博爱
C.自由与理性
D.知识与美德
14.
一位宗教领袖论教堂:“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他的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教堂,祂(上帝的代称)如不在那里说话,就说明祂不住那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要简化宗教仪式B.信仰即可得救
C.否定教会的权力D.上帝无处不在

3.选择题(共3题)

15.

{#mathml#}45{#/mathml#} 的分母增加2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扩大{#blank#}1{#/blank#}倍,即增加{#blank#}2{#/blank#}。

16.

{#mathml#}45{#/mathml#} 的分母增加2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扩大{#blank#}1{#/blank#}倍,即增加{#blank#}2{#/blank#}。

17.

{#mathml#}45{#/mathml#} 的分母增加2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扩大{#blank#}1{#/blank#}倍,即增加{#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