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湾里区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单元检测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2540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和技术诸领域,中国宋代无疑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国家。……中国社会在这个时代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变化,人们于此采纳了“文艺复兴”一词。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
材料二    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的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孟德斯鸩、卢梭们则拿出了 “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的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近代中国人在救亡心情下要求以西方真理来彻底而迅速地改造中国。
——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
(1)结合所学,以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史实印证材料一中“宋代无疑是当时最有成就的国家”的观点,并指出宋代的“文艺复兴”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根本区别。同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二中“前者是中世纪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的本质含义。
(2)列举出“近代中国人在救亡心情下要求以西方真理来彻底而迅速地改造中国”的表现。
2.
历史上东、西方社会的交流是双向的,在相互对视中加速了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孟德斯鸠、卢梭則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自我封闭,对其他文明采取排斥对立态度的民族,迟早要葬身在时间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摘自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三大发明广泛应用于哪一时期?概括三大发明传入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看法出现的目的
(3)根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从西方文明中吸取营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的。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
——摘编自《程朱理学对宋元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李约瑟曾经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提炼并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提炼正确,限180字以内)

2.单选题(共15题)

4.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D.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文学艺术的特点是
A.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B.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C.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D.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6.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字含蓄不易读懂
B.语言高雅难于理解
C.内容深刻影射社会
D.历经数载艰辛付出
7.
造纸术发明于汉代,751年开始西传,1276年从中亚传至那不勒斯,1576年传至莫斯科。导致这一先进技术传播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不发达
B.道路阻隔,交通不便
C.西方国家统治者拒斥
D.中国不愿意把先进技术传播给西方国家
8.
徽班进京后能在京扎根,并最终形成一种新剧,主要因素有
①北京社会繁荣,文化娱乐需求面广
②皇室等上层权贵的喜好
③艺术家博采众长,不断创新
④吸收外来艺术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A.新石器时代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10.
《古今图书集成》载:“凡水碓,山国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水碓”主要应用于(    )
A.农田灌溉B.水运交通
C.水稻种植D.谷物加工
11.
图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它属于
A.山水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12.
中国古代文学史讲的是从上古一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中华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宗教化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D.逐渐平民化
13.
《敕勒歌》唱道:“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这反映了 ① 当时鲜卑族人民的游牧生活 ② 北朝民歌慷慨激昂的风格 ③ 当时内蒙古草原地广人稀草丰畜少 ④ 当时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良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
欣赏《山水十二景)(南宋·夏圭),它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A.国家分裂,战乱频仍B.盛世经济的繁荣
C.“三教合一”的出现D.市民阶层的兴起
15.
***在他的《沁园春·雪》中写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首词中所说的“风骚”本指( )
A.《诗经》和《离骚》B.楚辞和汉赋C.国风和汉赋D.唐诗和宋词
16.
宋元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使西方望莫及并改变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
①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②《授时历》 ③火药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③④
17.
该表反映的是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西方科技都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
B.中国科技多是经验的总结
C.西方科技重视实验和规律的研究
D.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范畴
18.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有 ①介绍了西方的科技  ②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③产生了优秀的长篇小说 ④萌发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选择题(共3题)

19.

情感是在生活现象与人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感受。情感带给我们的作用有(    )

①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②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

③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            

④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20.一定条件下,Ni2+与丁二酮肟生成鲜红色沉淀A.

21.“12-8 3”,比较大小,在 里应填的符号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