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为什么一百三十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德国人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葡萄牙人则发现了去印度的航线。……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并最终导致教会的分裂。……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
——(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己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材料一 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为什么一百三十年之后,创造美的源泉就枯竭了呢?因为,一个意大利人和一个德国人把这一孔泉眼给堵上了。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而葡萄牙人则发现了去印度的航线。……从此,尼德兰取代意大利,成为东西贸易的必经之路。1517年,马丁·路德……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并最终导致教会的分裂。……对于意大利来说,教会分裂意味着财源的枯竭。
——(德)迪特里希·施万尼茨《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文艺复兴不是民众运动,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还受到一些崇尚人文主义的教皇们的赞助,假若当初没有这些奖励者,它取得的成功说不定会小得多。
历史学家贵查第尼在1529年写道:“再没有谁比我更憎恶祭司的野心、贪婪和放荡了……尽管如此,我在己任教皇教廷中的位置,迫使我只得为了切身利益希求他们伟大。但是,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我早已像爱自己一样爱马丁·路德了。”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据材料三,分析造成“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对教会的态度,很难简单刻画”的原因及文艺复兴的局限性。
2.单选题- (共27题)
2.
《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A.注重实验 |
B.理论探究 |
C.注重实用 |
D.适可而止 |
3.
南宋时期,词体渐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音乐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独立文学样式,占据了宋代文学的主导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教育的发展,民众素养提高 |
B.科举制度完善,诗词受到重视 |
C.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
D.印刷技术进步,文化广泛传播 |
4.
有人说,在1859年以后,它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改变了人类对于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认识。文中的“它”是指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 |
B.教会主张上帝创造了人类 |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 |
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
5.
在15世纪,法国对斯特拉斯堡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人文精神的复兴 |
B.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漠 |
C.启蒙思想的兴起 |
D.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
6.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主权在民 |
B.三权分立 |
C.民主共和 |
D.君主立宪 |
8.
德国历史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在《教义史》一书中对欧洲某一历史时期这样写道:“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该历史时期应该是
A.宗教改革时期 |
B.文艺复兴时期 |
C.启蒙运动时期 |
D.工业革命时期 |
9.
普罗塔戈拉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他的思想
A.使人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 |
B.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
C.使人第一次从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
D.使人开始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
10.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
A.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
B.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 |
C.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 |
D.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
11.
某学者认为“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是有限的。”这一学者应属于
A.智者学派 |
B.苏格拉底 |
C.薄伽丘 |
D.孟德斯鸠 |
12.
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


A.因行称义 | B.先定论 | C.信仰得救 | D.教随国定 |
13.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
D.奴役和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 |
14.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 |
B.风俗画和文人画 |
C.话本和小说 |
D.元曲和傩戏 |
15.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
B.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
C.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
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
16.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评价中国古代某作品时说,该作品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这部作品应该是
A.《诗经》 |
B.《离骚》 |
C.《子虚赋》 |
D.《三国演义》 |
17.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写城乡风情、社会生活状况,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画家个人爱好 |
B.宋明理学传播 |
C.社会上层倡导 |
D.商品经济发展 |
19.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
C.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平衡 |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 |
20.
杜甫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材料显示出杜甫的诗
A.可以在历史研究中用作佐证材料 |
B.是对唐代历史的如实记录 |
C.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 |
D.只是对个人经历的文学性记录 |
23.
元朝至元年间,有官府编辑和刊刻的《农桑辑要》一书,另外还有王祯编著的《农书》和鲁明善编著的《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业科学著作。这实质上反映了
A.垄断农业生产技术的企图 |
B.统治者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
C.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
D.游牧经济遭到严重歧视和打击 |
24.
1846年某日,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在根据某科学定律推算出的位置上找到了一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这一天被人们评价为某理论“最辉煌的一天”。该理论是
A.普朗克量子理论 |
B.达尔文进化论 |
C.爱因斯坦相对论 |
D.牛顿经典力学 |
25.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
D.伽俐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
27.
弗洛伊德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一次是地球中心说破除……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剥夺了人自以为是的尊贵地位。造成这两次“打击”的人物分别是
A.哥白尼、达尔文 |
B.伽利略、赫胥黎 |
C.牛顿、达尔文 |
D.爱因斯坦、赫胥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