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仲元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252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3/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什么?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
2.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1)依据材料一,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巨大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基本主张。
(3)材料三中康德阐述了哪一观点?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2.单选题(共14题)

3.
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言行所体现的观念为(  )
A.独尊儒术B.大一统C.天人感应D.无为而治
4.
明末清初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的结果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D.封建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5.
“特来美修道院唯一的院规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禁欲,敢于大胆瞧姑娘;他不节食,吃喝抵得上四个人;他不怯敌,对敌人十分无情,曾把入侵之敌打得落花流水。”该材料最能体现( )
A.禁欲主义B.英雄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
6.
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
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
D.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
7.
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卢梭所表达的是
A.天赋人权思想
B.自由平等思想
C.人民主权思想
D.人非工具思想
8.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的学说,其特点是
A.重视公共意志B.主张以人为本
C.反对天主教会D.实行三权之间的制约和平衡
9.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D.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10.
1967年马丁•路德荣登《时代周刊》封面,目的是褒扬马丁•路德对人类进步所作的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较之文艺复兴有巨大的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
A.下层人民群众
B.上流社会
C.骑士阶层
D.知识阶层
11.
“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宗教改革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D.“光荣革命”
12.
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成就分布领域及数量,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结果
B.儒家思想重视民生的表现
C.传统手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D.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产物
13.
“桃园、千里走单骑、华容、走麦城”,这几个词语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部名著?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榜》
14.
今天象棋中有“炮”与“砲”二字。唐代的象棋中使用“砲”字,宋代的象棋中“炮”“砲”二字开始并用,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象棋发明于宋代
B.宋代发明了火药
C.宋代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洋炮在宋代传入中国
15.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16.
下列四幅画中,明显属于明清时期文人画的是(    )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